明朝首都所在的“应天府”,古称建业、建康、金陵。元朝时称为集庆路。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亲自带兵三路,鏖战十天,攻克集庆路,改名应天府,三年后定都于此,又称“京师”。
六月初四,下午未时。京师昭狱大牢。
天气闷热难当,偶尔刮来一阵热风,吹得人迷迷糊糊,今日当值把守牢门的牛玉刚正混混欲睡,昨晚和几个牢头闲着无聊,喝了一宿的酒,到现在还头疼欲裂,昭狱里面热得和蒸笼似的,只有大门处不时有风吹过,虽然也是热风,但聊胜于无,牛玉刚找把藤椅四仰八叉地躺在门口,吹风睡觉。一门之隔的外面不远处有一颗茂密的柳树,下有一块阴凉地,躺在那里想必能凉爽些,可是牛玉刚不敢去,一来职责所在,二来今天申时左右,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司的人要从这里提走犯人,蓝玉及其家人。
对于蓝家众犯被提走,牛玉刚是高兴的,因为作为一个在昭狱待了将近二十年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人把虐待犯人当成一种乐趣,那是一些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或者心理变态的老人干的事,早年牛玉刚也兴致勃勃的干过,但时间一长就失去了兴趣,毕竟自己从中并没有得到些什么。
如今,在他的眼中这些犯人就是货物,有的奇货可居,能让他挣钱,有的却白费精力,没钱可挣。蓝玉就属于挣不着钱的货,虽然曾经贵为“凉国公”,一旦抄家,其所有财产都归了朱元璋,别说牢头了,就是办案的锦衣卫也捞不着钱。被抓后,人人都想和他划清界限,更没人来看他,自然也就捞不着钱了,自己看了他们几个月,也就前几天来人看过,这才得了五两银子。一大家子人,白白占了昭狱这么紧缺的位置!这回好了,蓝家一走就能腾出不少的位置来,上了新货,就有钱来了,想到这里,牛玉刚半睡半醒间露出笑容,顿时口水淌湿了胸脯。
“嗙、嗙、嗙!”“嗙、嗙、嗙!”一阵接一阵猛烈的砸门声将牛玉刚从美梦中惊醒,长期待在昭狱养成的职业素养让他产生的第一感觉是:有人劫狱!他半挣着眼,踉跄着就要去拉动昭狱的报警机关。
作为一个非正式的监狱,昭狱里的牢头并不多,因此虽然牢内的警钟虽然也会被敲响,但主要还是靠这套机关连接的外面警钟。昭狱设在锦衣卫亲军都指挥所内,而所内常住的锦衣卫亲军就有近千人,一旦警钟噹噹作响,那千余锦衣卫在一定时间内就能将小小的昭狱包围得水泄不通,当然,如果对方速度奇快还是能在锦衣卫援军包围之前逃出指挥所的,只是在京师之内,除非上天入地,最终难以逃脱。前些时日就有人曾经试过,但最终落得被锦衣卫和神剑门追杀数百里,损兵折将的结果。
随着眼睛的全部睁开,牛玉刚终于在拉响警钟前看清了铁门外的来人:原来是两个身着金吾卫斗牛制服的校尉手持文书凭证,带着几十个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差站在外面。想必是天气炎热、心中不耐,那为首之人隔不多久就使劲敲打铁门,看清楚来人后,牛玉刚拉回了报警的手,打开了一尺见方的小铁窗户,嘴里喊道:“来了、来了,别敲了!”
对方将文书凭证从窗户里塞了进来,牛玉刚拿着一一查看,手续齐全,再打开凭证中暗藏的半块虎符与昨日下发的另外半块相合——一丝不差,完全吻合。牛玉刚收妥东西后打开铁门,打着哈欠,嘴里嘀咕道:“不是说申时提人,还有一个时辰,为何早来了?”
那为首之人神色漠然道:“那你得去问这帮老爷,,问他们是不是晚上约了相好的,因此着急忙慌先把事先给办了!”
牛玉刚一听,打了个哈哈,开门放人。有那么一刹那,牛玉刚感觉好像从哪里见过那为首之人的傲人眼神,心想,咱京师中人就是这样,哪怕是个普通百姓也气势凌人,何况是皇帝身边的亲卫呢,都一个德行!
随着“哐啷、哐啷”的镣铐之声,一个一个的蓝家犯人被带出昭狱,有的已经不能走路,只能被其他犯人搀扶出去。
一个个犯人站立在院子里,锦衣卫昭狱的人忙着和三司的人进行交接的手续。明日就是这些犯人的死期,可是有几人竟然因为能重新看见太阳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能够晒死人的太阳此刻对于他们却是弥足珍贵的,因为,过了明天,就永远看不到了。
蓝玉最后一个被带了出来,上了仅有的一部囚车,牛玉刚也曾问过为何如此,那些刑部的差役抱怨道此案已经牵连出一万多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