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正是刚上任没多久的刑部尚书黄光升,他瞥了李顺和张虬一眼,直接走到海瑞跟前。
“海刚峰。”
“回尚书,是下官。”海瑞不卑不亢地答道。
“你身为浙江清吏司主事,青浦县顾家父子一案,你审过了吗?”
“回尚书的话,审过了,这是下官的结案陈词和判词。”海瑞递上那叠卷宗。
黄光升接过那份卷宗,在结案陈词和判词上匆匆扫过一眼,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好,这份卷宗,我以刑部尚书的身份收了!待会写奏章用印,以刑部部议的名义呈到内阁。”
海瑞神情如常地答道:“谢尚书。”
李顺和张虬在一旁听傻了。
有没有搞错啊!
听说黄光升从南京户部尚书升迁为刑部尚书,是徐阁老举荐的,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怎么今天看着不对啊。
海瑞那份结案陈词和判词,可是把徐阁老表弟和表侄一起要了命,黄尚书居然要以部议的名义呈报内阁。
什么意思?
难道朝堂上变了天,换了风向,我们却不知道?
张虬在心里挣扎了一番,还是开口说道。
“尚书,此案卷还未过我和李员外郎的审签,还没出浙江清吏司。”
“是没出浙江清吏司,可它也没出刑部。”黄光升不客气地答道。
张虬也不知道黄光升今天吃错了什么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自己的立场亮明,免得受殃及鱼池之祸。
“黄尚书,我是不赞同海主事的结案陈词和判词。”
李顺猛地一个激灵,也跟着说道:“黄尚书,下官也不赞同海主事的结案陈词和判词。”
黄光升看了两人,“好,本官知道了你们的意见,不同意海主事的结案陈词和判词。不过本部堂收下了这份陈词和判词。”
李顺和张虬大惊失色。
我们不白暗示了吗?
“黄尚书,万万不可!”
“本部堂做事,还需要你们指点吗?”黄光升冷冷问道。
李顺和张虬连忙低头拱手答道:“下官不敢!”
黄光升接过海瑞递过来的卷宗,转身离去。
海瑞对两人拱拱手,提起官袍前襟,也离去。
房间里只剩下李顺和张虬两人,对视无言。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半个时辰后,黄光升来到内阁,直接进到徐阶的值房里。
“少湖公。”
“葵峰兄。”徐阶起身相迎。
两人坐下后徐阶问道:“葵峰兄登门拜访,有何指教?”
黄光升不出声,只是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奏章,还有那份卷宗和海瑞拟定的结案陈词和判词。
徐阶接过来,匆匆看完,双手微微发颤,脸色发白。
黄光升急切地问道:“少湖公,说句实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阶放下奏章和卷宗,双手扶着座椅扶手,冷然答道:“海瑞,是高拱指使陈希学,从浙江调到刑部任浙江清吏司主事。”
“高拱?”
黄光升脑子转了转,此前他虽然在南京任户部尚书,但是京城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却知道。
“他补入内阁,意欲立威,不想在杨兵部那里吃了亏,把帐记在少湖公头上了?”
徐阶苦恼地答道:“是的。高新郑此人,心高气傲,颇有才干,尤其是他在裕王府九年,九年啊。老夫本不想与他有纠葛,先行避让,谁知他过于好胜,不知实情就自行其是,被杨兵部痛斥了一顿,却把帐记在老夫的头上。”
为什么不把账记在杨博头上,反而记到徐阁老头上。
突然想起杨博是山西蒲州人,黄光升顿时头痛不已。
又他娘的是党争!
“少湖公,海刚峰此人,我在南京听说过他的事迹,很是难缠。而今他做了浙江清吏司主事之位,审理了此案,恐怕就很难脱手了。
我把卷宗拿了过来,请少湖公过目,然后一起合计合计,怎么想个万全之策。”
徐阶也头痛,“海刚峰之名,老夫也听说过。葵峰兄的意思我也清楚。此事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