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踏入中学时开始,无形中认识到,男生身形高大五官端正、女生亭亭玉立面相秀气,自是容易得到老师的青睐和特别关照,犹记得初二时期,曾经所在的乡村中学迎来了一位会舞蹈的女生,众星捧月般存在,这位娇艳如花的女生曾经在篮球场上大秀舞姿,犹如秀色可餐的风景。随着进入青春期以来,逐渐明白俗语所说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些长相秀美的女生总是受男生欢迎,也容易听到她们的小道消息,很多女生也很喜欢出现在高大帅气的男生附近。尽管是颜值控,但是对于自身却很少修边幅,或许是年少时期长相青涩未察觉要修边幅的重要性,大学期间,舍友看到班上有对同学拍拖后说,女生谈恋爱后变漂亮了,对我来说犹如醍醐灌顶似的,才明白谈恋爱时的女生很在乎外在形象,是需要精心装扮的,后来从女生同学口中获悉,越是长相普通的女生越需要铺上浓厚的底粉和化妆品的点缀,后来的后来,才更多的认识到,梳妆打扮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女性来说。中学时期容颜姣好的女同学曾告诉我,自工作以来,都不敢素颜露脸,当时认为她有点夸张,自见闻增多,乃至今日美颜功能,才真正意义上认识到女性朋友素颜与妆后的巨大差别,才懂得梳妆打扮对女性的重要性,也就能深刻唐代诗人权德舆名句“铅华不可弃”的内涵韵味。枕边人多次问到,能否看得出他化妆与否,化妆后是不是变漂亮了,无意中会偶尔想到一首名为《近试上张籍水部》的七言绝句,表意是描写新婚女子“妆罢”后问询夫婿是否适宜的生活场景,从别人解读中才明白其意味深长,自然而然的喜欢这首诗,后来陆续获悉一些描写古代女子“妆罢”或“梳洗罢”后的佳作,觉得特别有意思,故将它们合成此篇,探析在唐宋时期文人的笔下,女子“妆罢”或“梳洗罢”所呈现的风景。
《近试上张籍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近试上张籍水部》出自中唐诗人朱庆馀之手,从诗题中可知,这首诗是作者投赠给中唐文学家张籍的,张籍当时任水部员外郎,在唐代科举制度尚有较大操作空间的背景下,士子们为了在应科举考试中得到主考官的青睐或获得赏识,士子便在参加进士考试前,向有影响力的人物呈递自己的佳作,以求帮忙引荐,换言之,也就是朱庆馀请张籍帮忙,在主考官面前美言,以求顺利登科。这首诗前两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所呈现的是唐代新婚时的场景,翻译成今日的话来说便是,昨夜洞房花烛彻夜通明,新娘等待第二天拂晓时分跪拜公婆,以求得公婆的欢心,唐代的舅姑是今日公婆的意思,可以看出唐代的新婚习俗与今日有较大的差异,所了解的广东部分地区新婚习俗,有拜公婆敬茶的环节,但是放在迎接新娘的当天,其次现代人婚前同居已是常态,洞房花烛夜的说法也就慢慢失去了现实意义。这首诗的精髓在后两句“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意思是新娘梳妆打扮完了,低声的问新郎,描画的眉毛,颜色深浅是否合宜,也即新娘子问新婚丈夫,她自己的打扮能否讨得公婆的喜欢。这首诗的比拟源于唐代时期现实的社会生活背景,今日看来,它仍然非常有韵味,两情相悦的情侣之间,日常也常见类似“妆罢问夫婿”的情形。
这首诗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歌《楚辞》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以夫妻关系比拟君臣及朋友师生关系,此诗是作者以新婚女子自比,以张籍比喻成新郎,将舅姑比喻成科举应试的主考官,并在面见主考官前征求张籍的意见。全诗选材新颖,若非专业学者的解读,初学者还以为是描写新婚男女洞房花烛夜的喜事,殊不知作者的视角另辟蹊径,尤其以“入时无”为此诗的灵魂,用大白话说便是是否合适,作者将自己能否顺利登科走上仕途的担心类比新婚女子拜见公婆前紧张的心绪,寓意含蓄且意味深长,着实令人惊叹不已。如果这首诗仅仅作为唐代女子的闺意诗,便可胜过许多类似题材的诗作,不过作者的本意却远不及此,作者在面临自己政治前途紧要的科举考试时所表现的不安情绪和热切期盼,应进士科举,对于当时的士子或知识分子而言,远比女子出嫁重要,极少有人会认为儿女情长比自己的仕途重要,在古代家长制盛行的背景下,新娘如果讨得公婆的欢心,想必日后在新家里自然可以顺畅生活了,好比这首诗作者,倘若他应进士科举顺利登科,将会获得当官的执照,日后的基本生活可保无虞。在这人生最为紧要的关头,作者朱庆馀在紧张心绪面前还得精雕细琢,刻画入微,冥思苦想创作出这首别出心裁的佳作,张籍收到这首投赠诗后大为赞赏,并赋诗《酬朱庆馀》给予明确答复,说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即说作者非常优秀,会得到主考官的欣赏,不必为“入时无”担心。
与这首诗相类似意境表达的另有一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新嫁娘词其三》,诗中写到“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表现出刚刚嫁入夫家的新娘子感受,欲讨好婆婆却又恐怖得不到婆婆认可时进退两难的心境,被这短短的二十个字惟妙惟肖的展现出来。这首小诗也富有哲理,寓意人们初入社会,不太熟悉情况时,需要请教于老练的人,或者想要得到某位领导的认可,先请教其身边熟悉的人,尽管与朱庆馀的行卷诗表达有所区别,但其蕴含的意味颇具有相似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