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155 比赛ing(第1页/共2页)

苏月睡了个昏天黑地,一直到安省才睁开眼睛。

她打开书包,拿出水杯,喝了口水,一抬头就见李天和在偷看她。

对上她的视线,李天和非但没有偷看被抓包的不好意思,反而微微一笑。

苏月:“?”

这一届科技赛的赛场在安省省城的体育馆里,京大的车到达体育馆时,已经八点十五了,比赛九点正式开始。

带队老师叮嘱几句:“携带好随身行李,作品千万不要忘记,小队成员一起行动,排队入场……好,下车集合!”

一行人按照报名顺序排队,带队老师点齐人数后,便带领他们入场。

进入体育馆时,在门口还遇到了清大的队伍,两个带队老师对视一眼,露出了一样的笑容。

“你好你好,你们已经到了啊?”

“你好你好,你们也不晚嘛,这是你们今年的参赛学生?”

“是啊,你们的学生也不少嘛。”

“哪里哪里,那我们就先进去了……”

“一起一起……”

双方嘴上客气,实际上谁也没让谁,愣是并列着走进去,身后的学生们互相看看,纷纷跟上。

幸亏进去之后,签到处不止一个,要不然两方人马能不能维持表面的友好,就不一定了。

签到处是参赛队伍的队长签字,李天和他们小队的队长是他,他签完却没有走,而是若无其事地等在旁边,时不时瞥一下苏月。

苏月上前一步,负责的老师翻了翻册子:“五十六号,这是你们的号牌。”

苏月在名单上签完字,拿到号牌,和两个队友嘀咕:“这个数字很顺嘛,五十六号,五十六个民族……”

一边的李天和脸上的表情险些没绷住,怎么回事?没有准时提交报告的队伍不是应该视为弃权吗?

李天和不死心地凑过去看了眼册子,他们队伍竟然真的存在,五十六号,本次比赛的最后一支参赛队伍。

李天和满心疑惑,但距离比赛开始只剩半个小时,也没时间再让他打听原因。

他皱着眉,瞥一眼苏月,又瞥一眼他们抱的那个纸盒,再瞥一眼苏月,又瞥一眼纸盒……

苏月猛地转头:“李同学,你一直看我们干什么?”

李天和:“……没什么。”

“你不会是怕了我们,想打探敌情吧?”

“谁怕你们?”

“那你看我们干什么?”

李天和说不出话来,愤愤地转过脸去。

带队老师拍拍手:“都领到号牌了吧?现在跟着老师一起进赛场吧。有要上厕所的记得和老师说……”

比赛场地是在体育馆内一个篮球场内,中间的篮球场放着两排座椅,是评委老师的位置,四周的看台则是各参赛队伍的休息及等待区。

京大到的不算早,看台上已经坐得七七八八,注意到有新队伍到来,大家都看了过去。

“那是哪个学校的?”

“京大,旁边那个是清大的。”

“哦~~”原先只是礼貌性地关注一下,现在打量的就仔细了。

哈市工业大学的队伍,一个同学推了推身边的同伴:“队长,咱们的对手来了!”

脸小个高,活像竹竿的男生推了推眼镜,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哦。”

科大的队伍,一个同学扫视全场,摸了摸下巴:“这些人,对他们如临大敌,是不是有点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旁边他的同伴检查他们的作品,头也没抬道:“拜托,我们可是东道主,大气一点。”

带队老师按照出场顺序安排座位,京大的参赛队伍中,苏月他们队是最后一位,李天和他们是倒数第一位,两队刚巧坐在隔壁。

李天和一转头就看到苏月,苏月笑眯眯地冲他打招呼:“李同学,真巧呀。”

李天和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错了,但想到他爸提过的苏月他们队的作品,就笑不出来,臭着一张脸转过头去。

和他一队的何茜和赵庆尴尬又不好意思地对苏月笑笑。

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就曾指出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强调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上面有此指示,下面自然重视。

像科学赛就是在次年开始举办的,其目的很重要——培养年轻一代,因而每一届请来的评委都不简单。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有分量”,通常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也不乏大佬们。

苏月就在评委老师中看到了一个熟面孔——文教授,见文教授看过来,哪怕不确定这么多人,他看的是自己,苏月还是讨好地笑笑。

上次文教授还控诉,她怎么选闻教授不选她,啊呸,是怎么选化学,不选物理。

苏月摇摇头,晃走脑子里的奇怪想法。

周围的学长学姐们,也很好奇各个评委老师,某消息灵通的学长小声八卦:“看到坐在中间的那个没?头发花白一脸严肃那个,季大佬!据说是某研究所的!”

周围的其他同学配合的捧哏:“哦~”

学长越发来劲地科普:“咱们学校的钱老师知道吗?”

知道,钱老师的名字很有意思,据他本人说,他爹姓钱,他妈姓庄,生了他之后,爹妈一合计,取两人之姓合成他的名,于是他就叫钱庄。

钱庄老师是教高数的,他曾在课堂上说:“感谢爹妈给我起的好名字,介绍一次,别人就记得了,那个贼有钱的人就是我。”

他也是苏月他们的高数老师。

“等等,”另一个学长质疑,“你刚刚不是说那个大佬是搞物理的吗?”钱老师明明是教高数的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真正的大佬从来都不局限于哪一科,人家都是全才!钱老师以前说,他就是因为物理学得不好,被赶出门墙,才来给我们教高数。”

啊这,学得不好所以来教他们高数……

一帮竖起耳朵听八卦的同学们无言以对。

九点比赛正式开始,没有那么多套话,就直接按号牌上去展示,一个一个队伍上台。

不知道这帮大佬们看学生们的作品是啥感受,会不会觉得和小儿玩具一般,但苏月看得津津有味。

她再一次感受到了,聪明人真的很多,就说这些同学,能在这个年代能考上大学的人,那都是聪明人里的聪明人。

他们做出来的作品,有的让苏月都大开眼界。

比如有一组展示的是一个集过滤及加热一体的饮水设备,能将户外收集的雨水等过滤成可食用水,并在短时间内加热至八十多度。

这个再完善完善不就是饮水机了吗?而且它这个还有过滤功能,在野外工作的人群以及在缺水的地方生活的人,可以使用这个将雨水等户外水利用起来。

还有一组展示是一种消毒柜,类似随身携带的医药箱大小。

苏月挠挠下巴,想到她妈的职业,这玩意儿是不是能保存某些药物或者手术器械?

除此以外,还有农业机械类,像他们学校那个学长的队伍展示的小型收割机,以及其他队的自动玉米追肥机、锄草机等等。

又过了几个,终于到了李天和他们这一组,李天和抱着东西,从苏月身边走过,何茜赵庆跟在他身后,三人走上台。

“各位老师好,我是31号参赛小队队长李天和,这是我们小队的作品——仿生螃蟹型探测器。”

李天和将一个形似螃蟹的机器放在桌子上,一一介绍:“我们这件作品是基于螃蟹仿生原理衍生出来的可移动性探测器,采用六条腿部构件,保证了该探测器运动的稳定性,能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中行动……同时装备了红外线热成像仪,可运用于检测灾后救援等情况……”

金凤小声嘀咕了一句:“他这个怎么跟我们的这么像?”用处都一样,除了一个是地上跑的,一个是天上飞的。

苏月听着听着,莫名想起一件事,话说他们那份失踪的报告到底去哪儿了?

台上李天和已经开始展示,他将螃蟹型探测器放在地上,拿着一个遥控器,操纵着“螃蟹”在地上走动。

深蓝色的“螃蟹”六条腿同时移动,速度不慢,绕着展示台的桌腿转了一圈,两只眼睛的位置被红外线热成像仪取代。

李天和转动了一下手柄,台下观看的同学眼尖地发现螃蟹眼睛甚至左右转了转。

“动了,动了……”

“移动的速度很快,动作也很流畅,没有出现卡顿……”

“地震之后,要是有这个探测器,是不是能帮忙发现幸存人员?”

“应该能,就是不知道能坚持多久,要是时间过短,就比较鸡肋了……”

“不管鸡不鸡肋,他们这个‘螃蟹’目前来看,都是一件比较成熟的作品了。”

“是,这倒是……”

不少人都赞同这一看法。

“到目前为止,这个是最优秀的一个了,不知道能不能进前三,京大的学生果然不可小觑啊,听说他们队长,那个叫李天和的还是大一新生呢。”

“真的啊,厉害了啊……”

李天和听不清看台上的夸赞,却能看到评委老师们露出满意的表情,有一个老师甚至还点了点头。

李天和心中暗喜,努力保持住表面的淡定,从台上下来后,再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从苏月旁边经过时,他停了停,今天第一次主动打招呼:“苏月同学,你们小组包裹得那么严实,不知道是什么作品?”

苏月抬头,微笑:“李同学想知道?拭目以待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