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大秦:死谏诤臣,开局持剑朝天子 > 正文 第77章 以藩为屏!御外夷,定中原!

正文 第77章 以藩为屏!御外夷,定中原!(第1页/共2页)

第77章以藩为屏!御外夷,定中原!

上位。

嬴政饶有兴致的多看了一眼李斯……

原定左相李斯在琅琊公议中第一轮上场,结果老李却一拖再拖,直至压轴。

嬴政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

他想要的很简单。

就是看看尹烈对于大秦的制度设计方面,还有怎样的新颖建议。

尽管嬴政没办法全听,但他却会非常认真的斟酌和参考尹烈的公议谏言。

当然。

嬴政对于右相王绾,肯定也有着些许的期待。

毕竟王绾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三公重臣。

嬴政表示他很相信自己的眼光……

王绾作为一个从宫廷长史,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关中执牛耳者,若是没有两把刷子,那必然是说不过去的。

旁侧。

国尉屠雎回到了旁观席位,左相李斯、御史大夫冯去疾、渭阳君、老将麃公、彻候蒙武与一众军侯纷纷点头示意。

屠雎黑着一张脸,无奈的轻叹道:“在下不才,辜负了诸位的期望。”

屠雎现在的心情非常惨烈。

他自从进驻大秦的庙堂以来,从未像今天这么丢人过。

精心布局弹压不成!

反而被一个阴阳家的小辈吃得死死的!

真是他此生之耻辱!

最重要的是……皇帝还把那枚百年延寿丹当做【把柄】送到了尹烈的手中,使得后续屠雎即便想私下里再把场子找回来,他也得投鼠忌器!

“哎!只能希望右相能够替本公扳回一城了。”

屠雎缓缓落座。

左相李斯率先安抚道:“国尉掌军事,统筹征伐事宜,本就不擅公议辩论。因此今日的小小失误,无需放在心上。”

李斯嘴上这么说,实则他非常清楚屠雎不仅拥有兵家真传,同时还肩负着纵横家传承!

天势捭阖,唯我纵横!

无论是苏秦也好,张仪也罢,口才都是顶尖的!

屠雎自然也不差。

只可惜!

屠雎碰到了尹烈,就如同一脚踢在了铁板之上……

随即。

御史大夫冯去疾缓声道:“都怪我御史台的小辈不懂事,还望国尉宽宏,赶明儿回到咸阳以后,国尉务必要与我在府中小聚一番啊!”

冯去疾丝毫没有监察大臣的较真模样,反而尽显圆滑之色。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

到了庙堂三公的层次,寻常的监督弹劾都是毫无必要的。

冯去疾更多的职责是担当润滑剂……

得罪人的事儿,往往都是让下面的御中丞、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去做。

如果下面的人做的太过分了。

惹出了麻烦。

那冯去疾就需要用他的人脉和面子,去把事儿给平了!

说白了!

庙堂最高层永远都是一团和气,争得面红耳赤的情况非常少见,除非有皇帝的暗示,冯去疾才会行事剑走偏锋一些。

“呵呵,冯公。”

国尉屠雎望着场中的尹烈,道:“你我同朝为官十余载,我今天便多说一句,你和这位秦御丞,还是莫要走得太近为好,以免引火烧身啊!”

国尉屠雎后续肯定不会轻易翻篇的。

即便不算今日让他颜面尽失的小过节。

御史丞秦烈的真实身份……屠雎也是必定要详查清楚的!

倘若后续查着查着,莫名把冯去疾给牵扯了进去,绝非屠雎之所愿。

他只想对付尹烈,绝不想得罪关中冯氏。

“国尉这又是何必呢!”

冯去疾闻言有点无奈。

现在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尹烈当下绝对堪称皇帝驾前的第一红人,就算官职不高,却势头正劲!

外加国尉屠雎还有百年延寿丹的把柄在尹烈手中……

冯去疾原以为屠雎会选择暂避锋芒。

却没想到……

屠雎仍旧这么刚!

“待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冯公会懂我之苦心的。”

国尉屠雎言尽于此,便不再多言。

冯去疾默默摇了摇头,尔后也重新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尹烈与右相王绾的身上。

……

军武王家席位。

通武侯王贲开口道:“父亲!国尉已败,右相登场,此番涉及我大秦皇族制度的定论,您怎么看?”

“就凭秦烈方才对弈国尉的表现……”

武成侯王翦沉吟了一下,道:“即便右相王绾在第二场公议辩论中能赢,期间的过程也不会太简单。”

王翦终归还是更加看好右相王绾一些。

毕竟更加的知己知彼。

他很清楚王绾是有真本事的。

王贲点了点头,道:“父亲所言在理……反正无论两方谁是谁赢,渭阳君都是获利最大的一方。”

王翦应声:“渭阳君也算是熬出头了。”

王贲:“……”

王贲其实并不认为是渭阳君熬出头的!

真正的原因是渭阳君姓嬴……

不然!

即便熬到死!

也必定是寸步难进!

想到此处。

通武侯王贲的眼眸深处,闪过了一丝凝色。

……

场中。

尹烈微微抬手道:“右相你官大,伱先请。”

尹烈并不打算先行出招,他这次必须得后发制人。

尽量争取一些时间。

他才有概率想出更为上佳的策略。

“那便如你所愿,本相先来!”

右相王绾没有任何推诿之色。

他的官职确实比尹烈要高出数个档次……

些许先发,亦或者后发的小聪明。

王绾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正所谓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右相王绾沉声道:“我大秦虽然已经废除了分封制,但本相认为藩屏制度却未必要一同摒弃。”

王绾是个坚定的法家郡县制拥趸者。

可这些天他也确实看透了一些事情。

法家能够打天下,但若想进一步巩固整个大秦帝国的千秋万代,单靠法家明显有些不行。

那怎么办呢?

很简单!

进两步,退一步!

所谓的进两步,便是一次性把分封制和藩屏制度全部一撸到底!

但考虑到帝国的二代传承问题。

进两步明显就有些太过激进了。

俗话说的话,步子跨大了容易扯着蛋!

那我们索性就退上一步……

只废分封,不撸藩屏!

“陛下!”

右相王绾朝着始皇拱手一礼,道:“微臣以为,应当把诸位公子分藩外放,北可御外夷,内可定九州。”

“同时,此举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嬴氏皇族实权和影响力不足的症结问题。”

“只要朝有奸佞,诸公子便可立马率军入关中勤王救驾!”

“综上,只要施行了藩屏制度,一来能够攘外夷、定中原。二来可以通过藩屏制衡朝中奸佞乱政,保国祚传承之万代千秋。”

“于我大秦,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

右相王绾提出了藩屏制度!

从时代的眼光来看……

王绾的郡县制加上藩屏制度,肯定要优于后世刘邦的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

当然。

顶多也只是略优而已。

并且刘邦的郡国制度,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如果有得选……

刘邦一定不会重启分封制。

回到此刻。

上位。

嬴政想了想,道:“以诸子分藩为屏……藩屏制度,不错!”

嬴政立即给予了认可!

这说明始皇其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