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61章 北伐!北伐!(第1页/共2页)

第61章北伐!北伐!

嬴政的封禅昭词,十分简短,分别提及了前一阵子的聚齐九鼎,与通过古之典籍证实嬴秦之姓氏起源诸事。

另外。

承天道,驭万方。

此六字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嬴政在封禅以后,便会立即把北伐之事抬上日程。

果不其然。

一切都跟军武勋贵派系推测的差不多。

这时。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帝国百官诸公随同参拜。

三呼国祚永固。

这一刻。

上古的祭天之礼,被发扬到了极致。

一场泰山封禅!

天地神明作为见证!

姬周的八百年天命,将彻底承继于嬴秦!

从今往后千年!

华夏九州都必须飘扬大秦的黑龙旗帜!

万里长城之上竖满长戈!

东海之滨可观蜃楼奇景!

收天下之兵以铸金人十二!

摧九州坚城以铺驰道纵横!

“万载嬴秦!亘古长存!”

嬴政把酒敬上苍。

他余生唯愿……

造就开皇盛世之景!

……

很快,时间来到晌午。

封禅顺利结束。

老天爷很给力,再未乱发过脾气。

然而。

九卿奉常仍有失职之罪,自己请辞归老了。

如此。

九卿之首的位置,也就空了出来。

短时间内还真没有一个更合适的人能够顶上去。

那后续的琅琊台仪式怎么办?

谁来牵头主持?

似乎只剩下了阴阳家一个选项。

尹烈顺势推举。

东凰成功上位……

暂且负责琅琊台礼仪诸事。

如果东凰在后续表现的非常好,她便可以正式在大秦的庙堂上站稳脚跟。

就这样。

中午用膳之时。

嬴政特地宣尹烈陪同近侍。

两君臣聊了一些秘密之事。

嬴政率先开口道:“秦卿,朕原本打算是想让你低调一些,然后在御史中挑出一人,做你的朝堂替身。结果……你却提前自己登台了,伱可知晓这样做的后果?”

嬴政能够保尹烈一次,却绝不可能再保第二次。

不然他的威望就会被动摇。

毕竟尹烈如果连续几次都杀不死,势必会被传颂成为天命之子……届时,局势很可能超出掌控,这绝非嬴政想要的。

“其实安不安排朝堂替身,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能够晚一点暴露。”

尹烈知晓嬴政的意思。

他的眼界、才识和狂傲,都太有标志性了!

李斯、蒙武等人大概率已经看出他的身份了。

但那又如何呢?

难道尹烈躲在幕后出谋划策,然后找一个朝堂替身出面,李斯、蒙武就查不出来了?

肯定不可能……

庙堂上的诸公,各个都是老狐狸。

或许也就只有麃公、任嚣等几位悍将除外。

“看来是朕之前安排不周了。”

嬴政想了想道:“御史这个位置,终究还是太过高调……秦卿,以后你就只在黑冰台任职吧,避避风头也好!”

嬴政想要把尹烈雪藏一段时间。

待以后有了合适的时机。

再提拔尹烈进入朝堂,方为最稳妥的决策。

然而。

尹烈却没有那么长的时间。

他的音容恢复期限只有半载。

并且更重要的是……

尹烈会听从嬴政的安排,入驻大秦庙堂,绝非为升官发财而来!

“陛下,纵观青史记录的变法改革者,无不是从流血开始!”

尹烈沉声道:“商鞅被车裂而死,吴起因乱箭而亡,赵武灵王被幽禁饿死,屈原自沉汨罗江……”

“我入驻大秦之庙堂,本就是孤臣、诤臣,变革先驱之臣!”

“视死如归实乃我之所愿,只要能够死的有意义,便此生足矣……”

“至于像孔白那般,自闭祠堂半生侍奉先祖,在我看来跟已经死了没什么区别。”

……

后世有句名言。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尹烈所做之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大秦,更加是为了华夏的百代之基!

那么他就不可能做一个幕后之人。

有谁听说变法改革,可以躲在幕后操纵一下就能成功的?

这不是扯犊子嘛?

历来变革,都必须要向死而生!

不然!

断无任何成功之理!

“秦卿践行之大义,当得起以国为姓,以烈为名!”

嬴政举杯道:“朕今日当与卿同饮……”

尹烈起身举杯回应。

他接下来总共需要做三件事。

第一:必须把李信保举成北伐主将。

第二:琅琊台公议诸事他也需要早做准备。

第三:查清东郡天降陨石事件的暗中主使之人……

其实现在不用怎么查。

尹烈的心中也已经有了嫌疑人选。

只不过对于军武重臣而言,没有实证的指控弹劾,基本上就跟挠痒痒差不多。

那么问题来了。

尹烈究竟要如何才能拿到实证呢?

这确实是个非常难办的事儿……

就这样。

尹烈饮完酒便离去了。

嬴政则剑眉微蹙的在想些什么,久久未曾回神……

……

下午时分,泰山之上。

百官公议。

正式推举北伐主将之人选!

上位。

嬴政开口定下基调道:“为彰显我大秦之威仪,涤清天降陨石之谣言,北伐势在必行,诸公有何谏言,尽管提来!”

嬴政大手一挥。

尽显霸气侧漏。

随即。

军侯任嚣站出来道:“陛下,末将愿为先锋!”

任嚣反正也没啥二话,先锋冲阵,舍他其谁?

“准!”

嬴政允下。

从过往嬴政重用过的将领来看,他其实更加偏向于悍勇之将。

divcss=&ot;ntentadv&ot;可他自己心里也清楚。

他的喜好倾向只是一方面。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也!

唯有像武成侯王翦那般的持正统帅,才是真正的国之柱石!

但……

军武王家已经是一门双侯。

即便暂且没有功高震主。

却也封无可封了。

因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