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未来神话 > 正文 第一章:齐圣,三江道

正文 第一章:齐圣,三江道(第1页/共2页)

夜深了,该睡下了……

……

一轮金灿灿的圆月悬挂在静谧的夜空之上,毫不客气的挥洒着皎洁的光芒。河两岸的两座不大不小的山被照的亮闪亮闪的,河中的水波也都各自留了几点微茫,一跃一闪,来来回回……

河边坐落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子,中间还穿插这几条交叉的小道。家家户户的房顶此时也是在月光的照耀下反映出自己灰黑的底子。

在村中此时已是家家户户都去了灯火,虽说黑夜才降临不久,但是这村中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了。虽说今日也有些变化,但是村中的人们却认为这是祖宗的传统,对人无害,改之于人无益,于是就不去更改了。

所以此时人们大概都睡了,但好像也有一处例外。村中后山上的岩阁中还有一间房屋,灯火微明。

岩阁是这村子中的一个书阁,类似于图书馆。很大,藏书颇丰的那种大型图书馆。

说来也奇怪,像这样一个不过两三百口人的村子中有这样的一个书阁,无异于鹤立鸡群。村中人基本就只有两种职业——渔夫,农民。也有读书人,但是读着读着就学会捕鱼种地了,这还是比较奇怪的,可能是村里人祖先的坟没有埋对地方。

岩阁,阁如其名,修建于岩石崖壁之上,足足将村里的后山占去了一大半。

而且,据村中人说,这岩阁有三层,对应地人天。依次而上每层房间数目减少,第一层也就是所谓地字层,有九千间,其次,人字层六千间,最后,天字层,只有三千间。一共一万八千间。

藏书多达一千多万册……

这座书阁据说很久之前就有了,在有这个村子之前就有了。

村中虽说大多是是一群粗人,不喜读书,但却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每次过节之时,或是遇见节气,喜事都会主动去将书阁打扫一番。因为他们认为对书或者说对祖宗的文化恭谨会给人带来福气。

虽说每次就几十人,最多也就一百多人去,比之这巨大数目的房间,若九牛之一毛,好像不能打扫出个名堂。但事实却不是如此,整个岩阁都是很干净的,无纤毫之尘灰落于书架,地板之上。这好似不符合常理,毕竟普通地方短短几日不去清扫就会有厚厚积灰。

但似乎这又没什么奇怪的,毕竟在这样小的一个村子中有这么打一个书阁本就够奇怪的了。

书阁中住着一个老头,姓宋,村中人都叫他宋大爷,没错,是人人都叫的那种,八九十岁的老大爷也要叫。他有一个特点,在村里人记忆里他一直没有下过书阁。

他活了快五百多年了,按理说常人的寿数再大也不太容易超过两个甲子。但有的人却可以,便是修了术之人,或是其他什么的。宋大爷就是修过术之人。

书阁中亮着的灯在第三层,而且还在第三层的正中央的一间。从那里直直远眺出去,正好看见两座山与天相连。顺着那个连线再往上看一点,便是那轮刚升起不久的金色大月亮。而下面是那条村民赖以一半生存的河流。

与其说这亮灯的是一间房屋,不如说是一个千金不易得的绝佳观景台。

在这观景台中间坐着两个人,一个正是这书阁中的老头,或着说是阁主——宋大爷。还有一个就是李家的那小子——李贞观,今年刚好十六岁。正坐在老头的左边,和老头有说有笑的。

“爷,那边的景色好美呀!”

“嗯,是啊,这样的景色一年中也不可多得。”

“可惜村里的阿叔阿姨们都睡了,错过了这美景,真实可惜啊。”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爷。”

“嗯?”

“你之前给我们说给我们讲一讲外面的事情,但是一直都没有讲,现在讲一下吧。”

“可是,吴小平和李穆他们不在这里,他们也喜欢听啊。”

“没事,你后面再给他们讲嘛,我明天就走了,以后就没机会听了。”

听到这里,二人的眸子里都闪了一下,空气中的光似乎也便的冷了一下。

宋大爷看了看远方的山和月,叹了一口气。想张口说,但是试了半天,却发现嗓子好像卡了东西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才慢慢就接着说。

“贞观明天要走了啊……在我这老东西这里待了也有十年了吧?”

“嗯,明天刚好十年,我是六岁生辰在你这里开的蒙,明天是我十六岁的生辰。”李贞观满足的说到。

“呵呵,十年真的很快啊,当年你来的时候,才这么高,死活不留下来,还是我给你讲了个霸王扛鼎故事才把你哄着留下来的。”宋大爷一边说一边伸手,一边眼里泛着泪光,一边脸庞上又笑着。

李贞观也感受到了宋大爷的情绪变化,一时也不知如何继续话题,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爷,别伤心,虽说我明天要走,可是我会回来看你的。再说了,我走了,还有小平和李穆他们陪你呀,还有许许多多小弟弟小妹妹呢,这几年,收成不错,阿叔和阿姨们可努力了,你是知道的。”说完李贞观看着宋大爷,想让他从悲伤中走出来。

“贞观说的对,爷爷不孤独,爷爷就是想到你要走,有点舍不得。”

“嘿嘿。”李贞观看着宋大爷,不由得露出笑容。

宋大爷在村里被叫做大爷,年龄大是其一,其二便是这村中大多人都是宋大爷的学生,虽说几百年来成才率不是很高,但是村中也没有人去当这个可以得一些好处和尊重的先生,人们都愿意将子女送到他那里。李贞观的父母也没有例外。

宋大爷交给他们的东西没有使他们都去考上秀才或者举人,但是却在他们不太长但却绝不短暂的一生中有很大的影响。

李贞观是宋大爷这几十年来教的学生中最出色的,或者是最有天赋的,无论是武道,还是文令。

鉴于李贞观的情况,村中人也都想让李贞观前往京城洛邑去考个学府,再试一试是否可以考个功名,这不,明日便出发。

“你想知道什么呢?”

“外面的世界,什么都行。”

“那我给你讲一讲,我们讲一讲这个世界吧。”

“大概是很久很久以前了,大概几十万年以前,也许更早。有两个人弄了一个大石板,然后站在那里,口里说着什么,手里比划这什么。石板就不断变厚,不断变大。最后形成了这个世界。”

“爷,你这糊弄人呢。我在一楼看的《开天志》都比你这讲的好。”

“我可没骗人,这是我爹讲给我的。至于你说的《开天志》中的盘古开天地,我也知道。这不是想给你讲一个不一样的吗。”

“那好吧。”

“你从《开天志》以及《四域志》中看到的,只是一些皮毛,更详细的记录在书阁的第二层中,你第一层都没有读完,自然是不知道的。我们这个世界,方如棋盘,天如圆盖,绵延四野,无边无际。其中主要是又分为四海,三洲,二岛,一天下。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天下,居于世界中央,就说你这次要去的洛邑,在哪里,你日中立一竹于地,你是看不见影子的。我们的先祖也是很早就认识这一点,所以将我们这个地方叫做天下。来告诉自己的子孙,我们生来就在世界的中央,我们生活在这座天下,就要有作为天下人的豪气。

在天下这座土地之上只有一个国家,现如今的齐圣王朝,王朝之中又有三十六道,每一道有数府,每府又有数驿,驿有数村。

像我们这里,就是,齐圣,九江道,三江府,神宣驿,古王村。

在这个世界,人人生活的方式不同,我们村子里,人们以捕鱼,务农为生。其他地方有其他法门,商贾,工匠,从佣……

但是最受人追求,向往的莫过于从事文令和从事武道之人。像我就是当年修习的武道,通过这我也得到许多常人不及的荣耀,财富,寿数……

但我也失去许多常人享受的幸福,亲情,信任,悠闲,平淡……

想你此去便可修习武道,或者修习文令,你在这两方面天赋都还不错。选择在你,人生如何去活,都随你的心意就好,想前进时,你就向高山而行,想停下,你可学我一样,回村里来当这书阁的阁主,教教村里的孩子。

但是人要做到这一步,太多难了啊。

你若欲修文令,你就要从读书修到不语,其次观心,再到建功,最后成言入圣。

若修武道则有九重境界,依次为,新识,听仙,止人,求圣,知天,齐天,造化,人定,中庸。在这上面好像还有入圣一说,我也不太清楚。”

“那哪个更厉害?”李贞观一眼期待的问道。

“各有所长,因人而异。”

“哦,不过,爷爷,我感觉我们这个世界是个球,不是个棋盘状的。”

“嗯?你为何有如此想法。”说这话的时候,宋大爷眼里闪烁着几分惊异。

“不知道,就是感觉。”

“哦。”宋大爷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过了一会,起身向后面走去。来到一旁的架子边,左翻右找。最后手里报了一叠书,不多不少,正好十本。

来到李贞观面前。看着他,笑到。

“贞观啊,你这孩子具有福相,我记得你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在武道一途之上达到了止人,在村里还传送了几年吧。人们都说你天生止人,前途无量。明天你就走了,我这里没有别的东西给你,就一套书,你要不要。”说着指了指放在了一旁的书。

“要。爷给的书一定大有用处。可是这么大一堆,我不好带呀。要不我搬回家去。带一两本,后面有时间回来再看,你看成吗?”

“不用,这些书你今天晚上就可以读完。”

“这么多,今天晚上读完不太现实吧。”

“你试试,用心去读。”说着向李贞观点点头。把其中一本交给了李贞观。

书的封面是一层厚厚的黄纸,上面写着两个大字——《天工》。旁边附加了几行小字,“知命闲语,后人无咎。”

书籍里面纸张已经发黄显旧,字迹也时不时有些笔画脱落,但是还可以阅读。

&nb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