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定东候(第1页/共2页)

最终赵石还是赌对了,北燕连信都没来一封,直接就给扣下的人放了回来,扣下的货早给瓜分了,直接结算成银子,给带来回来。

对方表示了诚意,秋收也结束了,留着是浪费粮食,赵石大方的把这几百人送出来龙口关。

北燕不是仁慈,而是麻烦事太多无暇一顾了。因为北夏商队的货是送往东汉的,这让北燕扣了,东汉派人讨要。

谁知这北燕门下来的人贪得无厌,层层加价,没等出京城,收的税就超过货钱了。

气的东汉的使者货也没要,直接就走了。这东汉兵强马壮,因为自家产寒蚕,两个丹石大护法,一个金丹大长待投奔东汉。

自家还有一个一直隐秘未说的金丹的供奉,加上先前投奔过来的一个金丹大长老郑平,三金丹坐阵。

另外门下至少还有四五个丹石,在五门中已是翘楚。哪容得北燕如此嚣张,出兵占了北燕两个州府。

原来是一家,早忘了人家东汉已自立成国,还当以往的吃拿卡要,这一下傻了眼。

大长老亲自去了东汉说和,总算答应不再进兵,不过已经占了的两个州府肯定是不能还了。

刚平完东汉的事,紧接着有农户扯旗造反了。原因是一个门内执事回来后外放了州官,为了孝敬他恩师,大肆敛财。

今年本就是灾年,这一层地皮刮下去,就有吃不上饭的铤而走险,反正也是活不下去了。

造反年年有,本来没啥稀奇的,一群泥腿子从出生都没走出过百里之外,能懂啥?无非抢点粮,大军一到,杀一批也就散了。

可这次不同,造反的农户抢了粮,竟然在大军到来之前,撤到山里去了。大军进山追了几天,没找到人,只能撤兵,因为粮被抢光了,大军也没了补给。

大军撤了没几天,造反的农户又从山里出来了,继续回家过日子,而且用青壮组成护乡队,城里的巡捕来了就给打回去。

大军又来了一次,还是没什么成果。这一处也就罢了,跟着接二连三的,几处受灾比较重的地方都开始爆乱,都是一个策略,有的躲,有的流窜,发正都不和军队正面接触。

虽然杀了不少,可不同以往可以迅速扑灭,反而有了燎原之势。最关键的问题,一群泥腿子,竟然有前面暗哨,撤退有路线,流窜有接应,一只幕后的手一点点显露出来。

北燕的大长老叫周宝泰,已经一百出头了。他使劲揉揉太阳穴,前面一叠各地来的文书。

里面说组织暴乱的是一群秃头,号称苦行僧,不吃肉,不喝酒,不着华服,不住豪宅,不近女色,以吃苦为乐。

而他们宣传的教义,正是天正教。败兵回来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对上的不是什么红山法师,而是那个叛出通天教的赵石。

周宝泰仔细研究了下面送来的天正教教义,可怕的是他苦思几日,却一点漏洞也找不到。而且对现在世间各个鬼怪传说都能解释,甚至通天教主,也在天正教里给封了神位。

现在不但下层愚民信奉,连城中许多富贵人家也开口天堂地狱的,这天正教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即便不信的,也不会招惹他们。

他想起那个几年前来通天山见他的半大小子,当时便觉得此人不同凡响,没想到自己还是远远低估了他,稍没留神,已然是能掌控天下的数人之一了。

自己知道自家事,周家排外很重,即便修道这种极需要天赋的事,若不是和周家能扯上关系的人,想也别想能得到推荐,所以五门之中燕门最弱。

而且这些燕门子弟都是周家亲友姑舅,做事放肆之极,又不能当真处置。整个燕门都靠自己一人支撑。

而自己数次冲击金丹失败,早已经断了念头,真不知道自己死后这周家还能维持多久?

苦思一夜也未能想出什么想出什么办法,随即命下面人给外面放出风声:要苦行僧的领头人进京来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