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厚照大明 >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来日方长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来日方长(第1页/共2页)

望着王守仁欲言又止的模样,朱厚照右手往下虚按了按:“伯安,若有话,先坐下来再说。此处并无闲杂人等,无须顾忌。”

“谢殿下,”王守仁躬了躬身,缓缓坐下,“臣每每想起西北边患频发,便意难平……”

朱厚照嘴角一扯:“故而你对西北仍是念念不忘?”

王守仁没有犹豫,重重地点了点头。

迎着王守仁和伦文叙期待的目光,朱厚照又道:“伯安,即使孤举荐你与伯畴同往西北,又如何?凭你二人之力,便能驱除寇贼?”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王守仁和伦文叙同时摇了摇头。

“此次,伯畴挂衔正七品监察御史之职巡视固原,仅为不超两年期的专差。你二人当知,此实为增加历练之举。”

少顷,朱厚照却轻叹一声:“本来孤一共举荐了三人,除了伯畴,还有翰林院的杨廷和卿家及吏部考功司的主事杨子器卿家。但不知为何,杨廷和卿家居然拒绝了。”

在王守仁和伦文叙面前,他没有将杨廷和称作“老杨”。

对于杨廷和不愿接受这“差事”的因由,朱厚照虽然口中说“不知为何”,但其实他多少是有些了解的。

杨廷和如今的官职为正六品的翰林侍读,在大明官场里,于大多数人的眼中,上升潜力可谓无限。

而在朱厚照举荐之下,他只不过挂衔一个正七品监察御史而已,就要离京去巡视西北?

虽然原职不变,但在杨廷和看来,这所谓的挂衔正是朱厚照的故意刁难。

对于心高气傲的杨廷和来说,又如何能接受?

但说起来,朱厚照并没有刻意刁难的意思,那只不过是他给杨廷和的一次历练机会。

虽然朱厚照不会让杨廷和成为自己的老师,但不表示他要舍弃杨廷和,说到底,杨廷和是不可多得的人材,理应有用武之地。

这次他举荐三人去巡视边地,均为临时的专差,目的是想让三人外出历练一番,仅此而已。

既然三人同为巡视边地,那每人挂衔的官职总得一样吧?

三人最高的品阶现时仅为正六品,若不挂衔正七品的监察御史,难道挂衔正四品的佥都御史?

那就是连跳数级了,即使弘治皇帝勉强同意,但文武百官必定“群情汹涌”,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要么直接成为弘治皇帝任命的“传奉官”?恐怕杨廷和自己也不会接受。

“殿下,杨侍读实为醉心学问……”伦文叙轻声替杨廷和辩解了一句。

朱厚照微摇了摇头:“书中自有黄金屋,还是书中自有颜如玉?如今西北边事频起,何人能独善其身?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伦文叙和王守仁同时一愣,随即双双盯着朱厚照。

“怎么,你二人为何这般盯着孤,难道孤的脸脏了不成?”朱厚照以手抚了抚自己的脸庞。

王守仁若有所思,未几,更低喃道:“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他将朱厚照适才最后一句重复了一遍,只字不差。

“殿下之言,令人发深省。”伦文叙随即轻叹了声。

朱厚照听得愕然,自己只不过随口一言,眼前这二人竟然记住了?

“这并非孤所言,乃取自某古籍之辞。”朱厚照摆着手道。

适才恰好应景,他才挪用了老顾的一句话,但他又怎能据为己有,自然马上出言否认。

“月初,殿下劝臣往西北历练,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臣听了即如醍醐灌顶。当时,殿下亦说得自某古籍之辞。”伦文叙笑了起来。

“确实均取自古籍,至于是何部古籍,孤已记不起了。至今,孤所览阅之古籍不知凡几。”朱厚照很认真地望着王守仁和伦文叙。

他惟有如此回应,这两句话的原主如今还没出世,又去哪里找部古籍出来?

伦文叙和王守仁相视一笑。

见两人没有再追问下去,朱厚照暗吁一口气,至于伦文叙和王守仁心中作如何想,就不是他可以控制的了。

过得一会,朱厚照又道:“伯安,你在弘治九年就曾到过西北,对西北也有所了解。此次专差,你是没必要掺和的。”

王守仁缓缓点了点头。

“更为重要的是,若你因此离京,孤的威武营何人主持?当初孤因何创设此营,莫非你已忘记了?”朱厚照又道。

“‘清除寇贼’,此亦乃殿下抱负之一,臣断不会忘,亦不敢忘。”王守仁朗声应道。

“没错,孤要清除寇贼,并非仅将其御于我明边之外。”朱厚照脸色一正。

未几,他再道:“寇贼如此猖獗,我边民苦矣,孤又岂能忘?然清除西北边患,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