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红楼之补苍天 > 正文 第177章:模仿

正文 第177章:模仿(第1页/共2页)

窗外的阳光透进来,照在她的头上脸上身上。

随着重新起身,她从桌下的阴影处重新现身,宛如一朵悄然从枝叶间绽放的花。

近前拥住她,贾璘轻声说道:“大早晨的别弄得满是烟尘。”

可人伏在桌上,伸手把书册向前面的小书架里放妥,再伸手用掸子遮住从窗纱透来的几缕阳光,嘴里娇声说道:“好晃眼。”

外罩靛青色轻纱半臂,内穿水粉色荷花图案淡紫色对领长裙的她,原本衣着颜色略显黯淡。此时被阳光照着却为醒目,尤其是婀娜荷茎上的一朵待放花朵,绕在她的腰间。

贾璘扶着她赏看一番再俯身贴紧她说道:“见到烟尘就想到征战的景象,却又看得你衫上花朵淡然安心。”

“不是安心了吗?却,”可人的身子惊得一颤,裙底因为汗巾子被他撤掉而觉得微凉。“大爷仔细些。”她低呼一声之后,手中的掸子在阳光中颤动不已,其上的羽毛更是斑斓闪耀。

袭人在外间屋子练了几个字,总觉得或者横划得长了些,撇捺不对称。想着要再询问,她拿着这张纸走去里间,嘴里喊问道:“写倒是敢写了几个,却觉得站立不住?”再看到贾璘与可人,她连忙用手里的纸遮住,忙不迭地说道:“这就明白了。”

才走回外间,她又听到有婆子在院里喊:“杜管家说是忠顺王的长史到了。”

答应一声,袭人自顾嘟囔着说道:“终究可以坐一会子了。”可人窸窣一阵忙着打水去帮着盥洗,贾璘走出来,袭人近前帮着更衣:“并不是要大爷总是烦躁,只说大爷才回来本是辛劳,应该多休歇才对。”

可人才要说话,贾璘随即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何能够闲待得住?”

“什么?”袭人好奇地追问道。贾璘再重复一边,对她说道:“你与可人就把这话练会了。”

“只一个字还站不住,又连续那么多,恐怕就要累得瘫倒了。”袭人说罢,捂着嘴笑看向可人,立刻得到对方一个“呸”字。

贾璘亲自到仪门接了长史,贾璘和他说笑着进入正堂落座。寒暄了几句,长史照实说道:“王爷听说贾州同获得奇功,却又顶撞了圣上,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王爷觉得好奇又有趣,想请你去面谈几句。”

贾璘立刻答应下来,从侧门出去,与长史分别乘坐两顶小轿,前往忠顺王府而去。

进入王府,贾璘被请到侧厅,再见到了忠顺王。略作寒暄几句,忠顺王的确对他的奇怪言行感到有趣,不禁开口询问。贾璘连忙正色拱手施礼,再作回应道:“在下哪里敢顶撞圣上?!实在是想要为国效力之心急迫所致。”

忠顺王听了连连点头,随即问道:“那么,贾州同是想去北面的汉长城一带,还是要去到东面的洛阳前线呢?”

汉长城一带,即指目前大成与鞑靼的交界之地。长城南面是大成属地榆林镇,北面是鞑靼一直占据的鄂尔多斯地区。那里虽然仍有连绵的草场,但相对汉唐已更多了大片荒漠。鞑靼人对于这块区域极为重视,因为是他们自诩的数百年来的牧马之地。

大成这边既是不愿为此争斗过分,也的确难敌戍守在那里的鞑靼王族而只能作罢。汉人不愿前出草原大漠的理由有很多种,其中以“腥膻之地不利米麦种植”为由,是很好的避免与蛮族过分冲突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些理由——根本上来说就是打不过、不敢打,致使汉地王军过了数百年,仍未能亲眼望到黄河几字形。

再就是与金人对峙的洛阳一带。因为金人霸居着开封,可以得到中原地区的人口、粮秣的支持,也就限制住了大成渴望东进的念头。

榆林镇与洛阳都是大成的重要边界,此时的忠顺王所以有此问。

贾璘立刻答道:“勘定天下,必要审时度势。女真金占据黄河沿线已久,可暂不与其争锋。依在下之见,可用北面的鞑靼与瓦剌之争,来牵制女真金。于此,我方再做预先积极筹备,待得异动之后突袭金人可必胜。”

说到这里,他不再多说,忠顺王倒也明白。笑着称赞了几句,忠顺王对此不置可否,只说“贾州同果然是不世出的少年英雄”。

客气地回应了几句,贾璘再随口说了新作物玉米的事。因为身份所限,忠顺王对于刚才的话题不敢多说,但对种植玉米的事像是很在行,竟然可以说出整个的大致程序。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忠顺王再命长史做个记录,说是准备在王府开辟一块地,试着多种一些自己食用。贾璘知道,忠顺王说的这些话,与三国刘备在曹操控制的都城里种菜仿佛,更多的是为了韬光隐晦,哪里真的是缺乏口粮呢。

总是敷衍着说了一会儿,忠顺王表示疲惫,贾璘连忙起身告辞。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从侧厅出来之后,长史从袖筒里拿出一柄紫檀木如意,递在贾璘的手里:“王爷命人新打制了几只,特意吩咐送贾州同一柄。”

贾璘再三道谢,笑呵呵地把它塞进了袖筒里,再和长史告辞。

出了王府,他见到杜金平正领着轿夫,在不远处的树荫下等候。一边走过去,他一边整理一下袍袖,把那柄如意放得稳妥。

上了轿子,贾璘合眼养神,暗自想着皇帝轶正到底要怎么安排自己。

“是贾州同吗?”随着这声喊问,轿夫不禁停住了脚步,轿子就此不再移动。贾璘掀起轿帘探看,连忙令停轿后出来,对来人拱手说道:“好久不见许大哥,小弟有礼了。”

一把拉住贾璘的手臂,许茂才开心地说道:“要说这京城里,每月每天,甚至每个时辰都有许多奇事怪事发生。但璘哥儿带来的奇闻,不知道会在京城里传送颂多久呢。”

“都是微末之功,是众人协力的罢了。”贾璘不在意地说道。许茂才再称赞几句,近前低声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