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红楼之补苍天 > 正文 第145章:何必寻来第二个

正文 第145章:何必寻来第二个(第1页/共2页)

贾璘和贾敏只有静听,并不敢发问。已经向皇帝做了部分陈述,林如海现在所说也就不是什么秘密,可以略微说说了。

“其一,是榷商盐政。这是在下本职,是必然要陈禀的。之前璘哥儿也说过类似的话题,或许这次我也会与圣上提及。”林如海默默地说道。

贾璘拱拱手回道:“老爷在扬州治理盐政多年,必然精于其务。”

林如海摆摆手,接着说道:“其二,就是沿海防务与戡乱。这里面又涉及到军务和贸易,甚至赈济灾民等事。”

“这自然都是极为是重要的。”贾璘点头说道。

“嗯。”林如海喝口茶之后,接着说道,“第三件事,就是因为这个‘玉米’的事,也是我不能立即返回的原因。”

贾璘拱手说道:“圣上必是对此极为重视。”

“倒也未必。不过,因为我坚持陈情,圣上也颇为感兴趣,就说让我辅导、监督种植。”林如海也拱手说道。

沉默了片刻,贾璘看着他说道:“老爷这次回京办的三件事,都是极为重要的。”

以林如海自己来看,自然是对盐政最为关注。而贾璘目前最关注的,是玉米能否被朝廷重视,并被迅速地进行推广。有了这样的高产作物,再加上类似林如海这样的官贵人物,把它当做宝贝一样看重,更多的老百姓当然会更加看好,并极为容易接受。

“老爷一心为国事奔忙,现在又要在京多待一些时日。依晚辈来看的话,玉米的种植成功,是最为重要的事。”贾璘直接说道。

“哦?”林如海看过来。

“这是利于百姓安定生活的重要粮作物。”贾璘缓缓地说道,‘如果被推广种植,以这样高产的作物来说,百姓们会得到老爷刚才所说的,‘吃穿’二事中的重要一个。’

“玉米虽然高产,但推广起来亦是难度。”林如海不在意地说道。

贾璘拱拱手说道:“正是如此,才需要众人合力。况且,若把玉米先以命令形式,去种在干旱少雨的北方多地,那很快就能让百姓们不再饿肚子,也就不会再出乱子!”

林如海固然对农业问题不很关注,但既然皇帝让自己指导相关机构种植新作物,此时贾璘又提到百姓的生计和安定问题,这自然更是皇帝最为关注的大事。

从高产的新作物、繁复的盐政、警觉的军务、不可忽视的戡乱、渴望的贸易等线索和脉络,这些联合起来,那就是国体。这些是皇帝最关心的,也是臣子做出业绩最被看重的地方。

林如海经过贾璘的暗示,已经明白自己涉及的,都是极为重要的事务,都是极容易获得皇帝赏识的公务。

沉思良久后,本也是头脑精明的林如海,不禁看向贾璘说道:“璘哥儿虽是年轻,却是一块天成的美玉!”

“晚辈不敢担得这样的夸奖。”贾璘连忙拱手说道。

贾敏见他虔诚,不禁笑着说道:“老爷早就说过,璘哥儿是当世奇才。老爷当年中得探花,璘哥儿中了榜眼,说起来都是人中龙凤,自然都不会看错人。”

贾璘再谦辞几句,贾敏接着问道:“璘哥儿搬去新宅子,近来生活安排得如何?”

听到贾敏的询问,贾璘拱手回道:“晚辈自小失去父母,备尝孤苦和冷暖滋味。后来幸得老爷和太太厚爱,晚辈才觉温暖。既然如此,晚辈只觉得生活甚好,并感谢老爷和太太的关爱!”

他的话说罢,贾敏与林如海对视一眼,也都各有感慨——贾璘说得诚恳,但林氏夫妇也自知,是他救了林氏一家。

如果要说什么感恩的话,那也应该是林如海夫妇先要感谢贾璘才对。当然在这个长幼尊卑明确的环境中,贾璘要绝对的低调是必须的。

即便如此,林如海也是坦诚地说道:“我们是亲戚不假,却更有一份天意在其中。”

“可不正是。老爷赞璘哥儿‘美玉天成’的话,‘天成’又的确是他的表字呢。”贾敏笑着说道。

“晚辈只是遵奉老爷、太太,并不敢接受谬赞。”贾璘连忙拱手说道。

“那好。璘哥儿既说以我们做父母的话,其实我和老爷也早就是此想了。我们又已商量过,想着有桩事情要你答允呢。”贾敏随后说道。

“无有不从。”贾璘再次拱手应道。贾敏看了看林如海,随后笑着说道:“甄氏玉莲被你所救,我们收她做义女,她也一直乖顺。她又心心念念着报答璘哥儿。我只说不必做此说,她却念念不忘。”

“我当初救她,确有巧遇。至于报答二字,”贾璘连忙说道。

贾敏摆摆手,林如海接过话去说道:“你马上十九岁,又是再无兄弟。按说早就应该娶亲。我知你日后更会飞黄腾达,所以并未着急此事。但总是年龄渐长,你身边有了专心侍奉的人,我们也是安心。”

他自顾说着,却见贾璘只是静默地听着。贾敏见状,笑着插话道:“你与玉莲从小就在一起,彼此情深意重,这些我们是知道的。也不必在意,玉莲并不苛求,只甘心在你身边就是。”

林如海见他不语,就试探着问道:“璘哥儿这是觉得这桩亲事不妥,是觉得我与太太的意思有差了?”

贾璘听了之后暂未作答,只是低头不语。贾敏轻松随意地说道

:“此事当是极美。一家人都是开心,璘哥儿更应放心。”

暗呼口气,贾璘看看他们夫妇。

林氏夫妇这样说,自然也另有深意。贾璘原本看着身份低,但眼见已是大不同。他实属青年才俊,声名播于长安。他又俊美倜傥,其他官贵人家转圜着去说亲的事,不绝于耳。

贾璘与林黛玉很明显都是情投意合,林黛玉暂且不说,贾璘获得功名而绝口不提婚娶的事,定也是情定林黛玉可知。

将来是否把林黛玉婚配贾璘,林氏夫妇即便还没打定确定的主意,但也早就存着关注的心思。现在让他先纳娶甄玉莲,就是既知道甄玉莲与林黛玉姐妹情深,也就不必担心可能的未来两人妻妾不和。

再有就是甄玉莲既是林氏义女,贾璘理应尊重这份情意,也算是个提前试探。贾璘接受之后,当即就已算是林如海夫妇的女婿,先就占了个名声。

这里面还暗含着贾敏与林如海的一个小心思,那就是贾璘未婚先纳妾,总是对名声略有影响。这样一来,更为尊贵的人家必有迟疑;而稍弱一些的,贾璘自然也看不上,林氏夫妇因此不必担心他被“抢婚”。这是两人不必相互商量,也都是心里懂得的事。

综合以上,林氏夫妇觉得如此甚妥,此事极妙。

贾璘自然也可以揣摩出他们的心思,却觉得此事甚美——原本这就是规划之中的事,又不必担心林黛玉为此多在意,而心内安然。

“若玉莲也愿意此事,晚辈感谢老爷和太太做主!”他在林氏夫妇鼓励和期待的眼神中,终于施礼说道。

见他答应了下来,林如海夫妇相对看了看,不禁各自松了口气。贾敏随后说道:“玉莲自然是愿意,只待我让王嬷嬷来安排此事。”

贾璘再道谢后,回去自己宅子;林如海也自去安歇;贾敏转到甄玉莲的住处,正式说了这件事。

“奴家拜谢母亲。”甄玉莲喜极而泣,拜伏在地说道。

贾敏命她起身,再说道:“先写书信给你生母得知。来往之间,不过二十余日。我让王嬷嬷先操办着你的事,等待回信来报。”甄玉莲再次拜谢后,红着脸退出屋子。

贾敏正要安歇,却见林黛玉神色漠然地走了进来。猜知她知道甄玉莲要过府陪伴贾璘而心情复杂,贾敏一把拉过来,把她抱在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