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红楼之补苍天 > 正文 第115章:别自乱阵脚

正文 第115章:别自乱阵脚(第1页/共2页)

停在阶下,长史和贾璘出了轿子,迈步走上台阶。许茂才命几名锦衣卫士留在外面,由府里的仆人带去暖房休歇,自己随后跟着那两人走了进去。

进入后堂,三人在一名王府侍从的引领下,到了侧厅里落座。

里面的正座还空着,两边摆了几张椅子,另有几个熏炉放在屋里几处。里面的炭火正燃烧得旺盛,烘烤得屋里犹如春日。

几人静立片刻,听到屋里后门的方向,传来了玉佩轻响声,以及浓郁的熏香气味。

几名侍女和小宦官前后簇拥着,一位中年男子缓步走了进来。长史趋前几步,拱手说道:“王爷,在下把客人请到了。”

忠顺王随即“嗯”了一声,坐稳在宽大的圈椅中。

贾璘抬头看去,见到一位中年男人,长得面貌温和,眼神清亮,看起来像是儒雅的文士。

头戴乌纱折上巾,他身穿圆领宽袖大红四团龙兖龙袍,腰围玉带、足蹬黑皮靴。他的白色护领外面,拢着一条银鼠围领,上身另外穿着黑色貂皮对襟褂子。

贾璘近前施礼说道:“在下翰林院编修璘,前来拜见王爷。”许茂才也跟着拜礼。

“免礼。”忠顺王略作回应,贾璘等人恢复肃然静立。

长史主动开口说道:“昨有冒名道士于街面上讹钱不法,被锦衣司司卫捕获。那名道士却也干脆,落网后直言是个做小营生的生意人,名叫倪二,有个诨号叫做醉金刚。这人或许是惊怕,更攀扯了璘翰林。王爷得知后颇为好奇,就命许千户把道士,连同个同案小厮送到这里来了。”

说到这里,他的眼神盯住贾璘,接着问道:“这两人都称与璘翰林有关,难道是个意外吗?”

贾璘做了此事,肯定就早有对策。见长史询问,他连忙拱手回道:“他二人并非有意乱为,都是在下指使。”

见他说得痛快,长史接着代忠顺王询问:“璘翰林倒也是痛快。可既然身为翰林,何以指使人,做了此事?”

贾璘坦然回道:“前几天,在下与族里的宝玉公子,一起前去探望病危的侄媳妇秦氏。她并入膏肓,说了想要临终出家的愿望……”

他说到这里,看见忠顺王默然地摆了摆手。十几名侍女和小宦官,立刻纷纷退出屋去。许茂才迟疑一下,也跟着退了出去,忠顺王和长史都未阻拦。

长史随后说道:“璘翰林请接着说。”

“秦氏乃贾府合族人等喜爱,她这个愿望,或许会因为众人不舍而难以实现。在下却知道她是一片虔诚与孝心,是要为她的婆家与娘家祈福。她或许只有星点光亮,但于璘看来,不亚于日月之辉!”

贾璘慷慨地陈述着,忠顺王仍是不动声色地坐着。长史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来。

“秦氏幼失怙恃,品行出众。她的养父虽然疼爱,但毕竟胆弱势微,或许不能助其完成愿望。秦氏青年患病,实是痛事!其感动天地之行为若是不能如愿,岂不是有亏造化!”

贾璘说罢,把自己都感动得眼眶发红,体内似乎有一股真炁飞速地流转。长史听得连连抬起袖子拭泪,忠顺王也默默地点了点头,红了眼圈。

“所以在下甘愿冒身败名裂之风险,也要做下此事。”贾璘说着,再拱手施礼,“倪二为人义气,此次扮做道士前去劝说,都是在下的主意;那名小厮杜金平,确与此事通了消息,但也都是我一人指使。此事若有加罪,只可责我一人,不必牵连他们。”

他的话说完,屋里沉默许久。熏炉内有个火炭,燃烧时发出了轻微的“毕啵”声,也被现场几人听得清楚。

“既然如此,本王念你等虔诚,不予责怪。长史,你去让许千户把那两人放出去。”忠顺王说着,把长史也支了出去。

屋内再次沉默良久,忠顺王开口说道:“璘翰林坐。”

贾璘道谢后,坐在近旁的椅子里,侧身面对着他。

“此事听着颇为贞烈,璘翰林能不能多说一说?”忠顺王神态仍是平和,内心却已是波澜大起。

“秦家虽然寻常,但养育秦氏颇为尽心。贾氏娶得秦氏,阖府都是爱慕。秦氏品貌端庄,更有理家能事。”贾璘自顾说着,忠顺王听得频频点头。

轻叹一声过后,贾璘再接着说道:“可惜天妒奇女子。秦氏毕竟娇弱,难禁骤然风寒。虽百般求医问药,却见她仍渐垂危。前日听她坚心出家,甚至自断饮食,璘垂泪难抑,必要助她。”

说罢,贾璘抬起袖子抹抹眼角,偷眼看到忠顺王虽然保持着默然,想必心中也是波澜大起。

“尤其我见到秦氏之父前去探望,更是心生怜悯,所以做了此事。都说母子连心,其实最念子女者,实为乃父。”贾璘说着,忠顺王感慨地频频点头。

贾璘陈述已毕,忠顺王不再开口询问。

“王爷若没有其它的事询问,在下就先告退了。王爷如若再想问什么,可随时召唤在下前来。”贾璘施礼说道。

“璘翰林年轻才俊,前途未可限量。本王若得空闲,必请翰林过府欢谈。”忠顺王点头说道。

贾璘道谢后,施礼向外退出。就要走出门口的时候,他突然听到背后传来一声听着犹豫,但却暗含深情的话:“那位秦氏,真的再无生还之理了吗?”m.

站住脚,贾璘暂未回身,直接开口说道:“蝼蚁尚且偷生,何况品貌风流的秦氏?”

转过身子,他看到忠顺王面露焦急神色。

“贾氏确乎诚意诊治,但有俗语说‘治病治不了命’。秦氏心绪不佳、再染风寒,所以病体沉重至此。然太医皆说无法,在下却有心一试。”贾璘字句清晰地说道。

忠顺王似乎早就等着这句话,立刻随着他的话音落地而站起身来。屋内的空气,因为他这个骤然间的动作而加速了流动。

“翰林真的能,”他的声音里,既有期待又有惊喜。

“在下真的能试一试。只不过,目前既然已经按照秦氏所说的在做,这就是天意,绝不可再有更变。”贾璘低声说道,“此乃是天机,原本不该吐露。但为王爷关心秦氏,在下只好说出。”

忠顺王郑重地点了点头,重新坐了下来。神态恢复了平和,他缓缓地说道:“我听到这个贞烈妇人的故事,为她很是感动,所以有此一问。”说罢,他保持着身姿不动,面上已有些黯然。

“可见天下为人父者,都是同情。”贾璘施礼说道。

忠顺王停顿许久,再缓缓地说道:“我会命人给秦业送去一些银两,助他尽快修缮庵堂。”

“王爷洪德,秦氏将来或飞升天界或仍在人间,都会为王爷祈福。”贾璘认真地说道。

忠顺王听得感慨,暗自抹了抹眼角。见他不再说话,贾璘退出屋去。守在门外的侍女和小宦官连忙进屋,伴着忠顺王从侧门走回后宅。

这边的长史凑近前来,笑着拱手说道:“看璘翰林神色,王爷必是不仅没有怪罪,更还多有褒扬了的。”

“还好。在下一片诚心,天地可鉴。王爷更是宽宏大量,只说在下对答有趣。又说‘父亲与子女亦是连心’,王爷颇有感怀。”贾璘回礼说道。

长史连连赞同,随后说道:“璘翰林既然来府里,就用了酒饭再回去。”

贾璘连忙道谢,再给予解释道:“在下感念盛情。可长史也知道另有那二人,在下不能得见,心里实在不安。”

“也罢。在下知道翰林做事洒脱,那就改日再请翰林叙谈!”长史只得拱手致歉,陪同他走出府外。到了侧门处,贾璘看到许茂才从门房里笑着走了出来。

“得罪,得罪。”他边走边拱手说道。

“千户大人客气,璘怎么敢接受。”贾璘也略作客套。

长史见两人说笑,知道他们早就有了交往,不禁遗憾地说道:“可惜璘翰林今次不愿留下用饭,否则我等还可以多说说话。”

许茂才拱手笑道:“翰林头次来,或许觉得约束。长史不必挂怀,就由许某陪着璘翰林在左近吃上几杯!”

既不在王府里用饭,更不和长史提及饮酒,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