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正文 第320章 登岳阳楼(第2页/共2页)

随着“回”字声音落下,一道道铁画银钩便已跃然而出。

普通人见了,只会觉得这字遒劲有力,好似剑锋一般,堪称一代书法大家。

但武者见了,却能感受到这八句诗中蕴含的惶惶纯阳剑势,宛若一柄出鞘的绝世神剑。

不过,此情此景,原本的名字肯定是不能用了。

想了想,李长源又在旁边题了“登岳阳楼”四个字作为标题。

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身形一动,回到了岳阳楼上。

“好!”

高绛婷一声轻喝,抚掌而笑。

“前两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写登高临远所见到的辽阔景象。“尽”字,形容登上岳阳楼,俯瞰下界,巴陵一带的自然景色一览无余。

“川迥洞庭开”一句紧承“尽”字而下,具体展示八百里洞庭浩邈无垠、横无涯际的景象。更是对十几年前孟山人“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中洞庭湖汪洋浩瀚、澎湃动荡的气势的集中概括,端的是神妙无比。”

李长源暗自点头。

高绛婷作诗的水平虽然不高,但这文学赏析能力还是很强的。

只听了一遍,便已经理解的七七八八了。

“赏析的不错,继续。”李长源微笑道。

高绛婷也不客气,接着道:

“如果说一二两句是俯视下界所见,那么三四两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便写仰观天宇所感。在这浩渺无边的洞庭之上,忧戚烦闷的心情顿时为之一畅,所以“愁心去”、“好月来”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畅然一适的愉悦心情。句中的“引”“衔”二字,并不是客观景物的实写,而是写你此时此景之下的主观感受。这两句乃是全诗诗眼的所在,精彩传神。”

“五六句”

(后面四句赏析就不写(chao)了,想看的大佬请自行百度)

说到最后,高绛婷还给出了一道总结:

“长源,你这又是一首可以流传千古的诗啊!”

听完高绛婷的分析,李长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知我者,绛婷也。”

虽说诗是抄的,但却完美符合他现在的心境,受洞庭湖广袤浩瀚之景的影响,他对尸人之事的忧虑确实消散了许多,所以,高绛婷的鉴赏,倒也一般无二。

就在李长源美人相伴,装逼大成功之时,周围的吃瓜群众已经完全惊呆了。

那些文人骚客自是不用多说。

能登上岳阳楼企图作诗的,那都是自认为有几把刷子的,想要借助洞庭美景寻那几分灵感,然后一举扬名。

所以,不管作诗水平如何,至少他们的鉴赏能力是有的。

而本就对李长源这首诗震住的他们,如今又听到了高绛婷的一同分析,顿时对李长源惊为天人。

确实,这诗完全就是足够名扬天下的千古佳作。

什么是大佬啊?

这才是大佬啊!

就这水平,要是还不能名扬天下的话,那他们这群人也没必要在这待着了,早点回家种田吧。

(未完待续)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