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这家伙竟然是冯子材?中法战争时打败法军的民族英雄冯子材?
杨烜惊喜不已,有些难以置信。不过,联想起历史知识,他确信眼前此人确实就是冯子材。
史载,冯子材四岁丧母,十岁丧父,与祖母、兄长相依为命。十岁起,冯子材便开始行走江湖,参与贩卖私盐。所幸冯子材得遇贵人,学得一身好武艺,改以保镖为生,护送牛商赶耕牛到廉州贩卖。
广西天地会起义后,冯子材亦跃跃欲试,几经辗转,转入张国梁的麾下。
张国梁投降清朝后,成为绿营中难得的悍将。而冯子材,则是张国梁最为倚重的大将。
但是,这两位绿营大将,都非太平军的对手。张国梁死于李秀成之手,冯子材则与陈玉成三战三败。不过,冯子材运气好,熬死了陈玉成。
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军主力在越北战败。冯子材时年六十七岁,临危受命,亲临前线阻击法军。战至最酣时,冯子材跃出战壕,骑马冲入敌阵。
清军士气高涨,连连击败法军,收复文渊、谅山,歼灭法军近千人。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镇南关大捷。
纵观整个晚清历史,清朝与列强打交道,每每丧城失地。镇南关大捷是清军对外作战少有的胜仗,巩固了华夏西南边防。冯子材也因此彪炳史书,成为民族英雄。
眼下,冯子材就在眼前,若能收服冯子材,岂不妙哉?
杨烜当即下令,为冯子材松绑,说道:“久仰冯大哥大名,今日得见,杨某备感荣幸。”
冯子材颇感意外。一来,杨烜轻易为他松绑,似乎并无敌意。二来,自己虽然自诩是个豪杰,却并未混出什么名堂,一直躲在别人羽翼之下,哪有什么大名?
他仍对杨烜有着敌意,说道:“杨大帅客气了。冯某一介草民,一向默默无闻,哪有什么大名?哪里值得大帅久仰?”
杨烜只是一笑,说道:“冯大哥何出此言?昨夜,先祖杨忠武侯托梦与我,说我今日将得一大将。此人名叫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乃钦州沙尾村人。早年孤苦无依,从小浪迹江湖,习得一身好武艺。
“先祖又说,冯大哥忠勇无双,虽然一时投奔了张国梁,但张国梁鼠目寸光,无足挂齿。倒是冯大哥与张国梁大不相同,是个忠勇血性男儿,若能加入黑旗军,日后必有大成就,必有大功德。”
此言一出,一旁的近卫排长李秀成有些想笑。杨烜这番说辞,与游说自己时如出一辙。可是,他确实说出了自己的心思,准确猜出了“李寿成”的秘密。也许,这世上真有托梦之说,杨烜真的是天命所在吧。
冯子材也大吃一惊,江湖传言杨烜神机妙算,有鬼神之计。他把自己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不知道真是杨遇春托梦,还是黑旗军中有钦州老乡?
史载杨遇春临终前自知死期,恰逢四川总督苏廷玉前来拜访。两人相见,杨遇春亲手把遗表交给苏廷玉,托苏廷玉代为上奏。
当时杨遇春安若常人,苏廷玉再三推辞,不得已才把奏折带回家。当夜,杨遇春逝世。葛虚存在《清代名人轶事》中感叹:“岂非生有自来者耶?”
杨遇春一生征战,往往亲临前线,却从未负伤。回人服其威名,称他为“哈萨谙班”;嘉庆皇帝称其为“福将”;清人以其福寿之高,将其比作郭子仪。
杨烜自称受杨遇春托梦,说冯子材是大将之才,令冯子材心中暗喜。
他定了定神,说道:“杨忠武侯武勋盖世,尤其是平定张格尔之乱,回复南疆,使我华夏西部屏藩得到巩固。冯某自幼景仰杨忠武侯,能得杨忠武侯垂青,冯某感激涕零。
“只是,刚才战斗,黑旗军全靠船坚炮利赢我。我虽战败被俘,心里实在不服。若黑旗军中能有人打得过我,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