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奔跑的孩子。
乌塔米院长解释道:“晚饭时间到了,因为没有午饭吃,所以孩子们都很饿。”
四人继续向前,来到一排茅草屋前。
高矮不一、灰头灰脸、衣杉破烂的孩子们各自拿着自己的碗筷正在排队打粥。
仔细看,孩子们分发到的米粥很薄。
古代施粥讲究立筷不倒,孤儿院则做不到。
不过,张新能理解他们‘扣’。
按每人每天半斤米计算,收容所总共1100人。
一天使用大米500斤,也就是135盾。
一个月就是405盾。
其中婴儿需要牛奶或羊奶,加上其它基本生存开销,每月大约500盾的样子。”
500盾不是小数字,‘扣’一点不难理解。
否则日子没法过。
郑章微笑问。“张新,你好像对孤儿院很感兴趣?”
“嗯,有些好奇,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孤儿院。”
前世和今生。
两辈子的第一次,很珍贵的
半小时后,两辆汽车一前一后、伴着夕阳离开郊区孤儿院。
尼亚忽然道:“张新,你不对劲。”
“什么?”
张新正在开车,回头看了眼后排的尼亚戈麦斯。
“你在想坏事情的时候,眼睛转的比平常要快一些。”
心累,懒得得会疯女人。
“你是不是觉的郑章很漂亮,所以想打她注意?”
“神经病!”
气骂一句,张新脚下加大油门。
话说,汽车真是好东西
如果没有记错,1936年三凌公司将会推出首部量产型柴油动力货车。
之所在记得,这里有个趣味故事。
前世当乐子看的。
三凌1870年诞生,创始人靠卖水桶发家。
到了1935年已经是家大公司。
和一般日式公司一样,公司内部竟升讲究排资论辈。
其中有一个叫山崎新兵卫的小工程师。
毕业就进入三凌汽车研发部工作,1935年时他是26岁,已经工作5年。
还只小小研究员。
三凌首部量产型柴油动力货车,他全程参于研发,并起到主要作用。
但他的创意和发明都被社长、领导拿去了。
之后几年职场生源,依旧没有上升。
后来抑郁自杀。
非常悲催。
脑海里想着事情,汽车不知不觉已经回到城区。
这时天色已黑。
因为蔡德隆不在家,蔡小景、蔡亚、和他们的母亲何幼娘,晚上在店里打地铺。
凌晨四点。
张新顶着黑眼圈、像打了鸡血,一个翻滚从后院简易板床上爬起来。
麻溜地骑上自行车从后院离开、匆匆来到三保庙前,平时里武者聚集处。
时间还早,不少摊贩已经开始做生意,还有一部分正在陆陆续续支摊位。
张新坐在早餐摊前,面前摆着一碗豆浆、两根油条。
眼睛却看着拎着扁担的武者们,他们也有生存压力,虽然没有摊主来的那么早。
到了早上六点钟,慢慢的也都来了。
张新也终于看到要找的人!
“陈师兄早上好。”
陈光穿着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