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垣,村集体。
一中前来送信的人,将一份名单交到赵三手中时,交代道:
“县里重拳打击违法犯罪,那些硕鼠目前均已落网,就连帮凶也都被抓到了。”
“这是赵家垣近些年来被冒名顶替的学生名单,烦请赵村长给全村广播一下。”
“唐局长已经亲自带人去往龙城大学了,沟通对方,为被顶替的学生们申诉。”
“下一站,他们会去往其他院校,挨个沟通。”
“针对这件事,县里领导高度重视!”
“下了死命令,务必确保被顶替的学生们重返学籍,拨乱反正。”
赵三手中捏着信封,并未打开,也不知道里面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他乐呵呵答应着:“没问题,这个事情,我务必配合贵方,一日三餐地播报,确保通知到位。”
“那就好,感谢赵村长!”送信人说着,握紧赵三的手,表达谢意。
赵三客客气气送走那人,给自己泡了一杯茶,这才拿着信封,坐在了广播跟前。
撕开信封,赵三咳咳两声,这才正式开口:
“全村的老少爷们儿,下面,给大家说一桩大事儿!”
“这个,县一中的老师,刚才来过了,给了一份名单。”
“名单上呢,是咱村被顶替了高考成绩的学生。”
赵三的声音响彻全村,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纷纷直起身,边听边议论:
“人家娃娃辛苦十年,好容易考上个大学,咋就给人顶替了呢,可真是坏!”
“要我说啊,这种偷别人成绩的,简直猪狗不如!”
“也不知道谁家娃娃倒霉,遇上这种破事儿!”
广播里,赵三逐一公布被顶替的学生名单。
第三个,也就是最后一个,是赵议。
“元孟县第一中学,八六届考生,赵议……”
念到这里,赵三猛然顿住,难以置信地死死盯着那两个字,赵议。
这份名单是手写的,赵三想要确认是不是自己没认清人家的字体,于是,反复看这一行字。
上面有赵议真正的高考成绩,也有顶替者的姓名与真正的成绩。
在看到“孙子健,高考成绩实为347分”时,赵三当即确定——
这个赵议,就是自己的儿子!
他气得险些破口大骂!
抖着手,赵三端起一旁的茶杯,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完一大杯,才算勉强压制住心底的怒火。
外面,村民们在听到“赵议”两个字时,顿时都沉默了。
前年,赵议落榜,他们也没少在背后嘲笑人家。
赵议自小就是家里的骄傲,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一学期都能赚来一个奖状。
赵三家里贴了一大排的奖状,二儿子,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骄傲。
他就指着赵议考上大学光宗耀祖呢,没成想……
赵三狠狠抹了一把脸,下巴上沾着的茶叶,被他抹到了脸颊,也毫无察觉。
稳了稳心神,赵三强压住怒火,抖着嗓音将剩余的内容播报完。
关了广播,他拄着拐杖一跳一跳往出走。
他必须让儿子去找一趟司辰!
哪怕是跪下来求,也要求司辰带赵议去一趟龙城,求人家大姑司雪梅搭把手。
玉米田里,赵谚听到这个消息,一阵阵的狂喜,拄着锄头乐呵呵道:
“老二,你考上大学的事儿,成真了!”
“咱爸不是广播里说了,那个孙子健已经被抓了。”
“哎,老二,今年你是不是要跟老三一起去上学了?”
“学费啥的,你甭担心,我供你俩!”
赵议没说话,手中锄头不停,低头给玉米田锄草。
老三赵铮察觉了异样,走过来拉了赵议一把,问:
“二哥,你咋了?”
赵议低着头,不吭气,锄草速度越来越快,连玉米苗子都锄了。
侄子赵晓明个子矮,以他的角度,能看清赵议此刻的模样。
缺心眼的赵晓明,大声道:
“二叔哭了!”
“啧!大老爷们,哭啥哭?”赵谚一把夺过赵议手中的锄头,拽着弟弟的胳膊,拉扯了一下。
赵议双肩剧烈颤抖着,不肯抬头,不肯说话。
赵谚不是读书的料子,不明白寒窗苦读的艰辛,也不明白冤屈得申的悲喜交加。
他对着赵议吵吵嚷嚷时,上面田里的堂兄弟赵诚,带着自家兄弟拎着锄头急匆匆跑了过来,道:
“赵谚!别戳赵议了,咱去给他报仇!”
“报啥仇?”
“那个孙子健,是村头赵玉财的外孙,走,找他们算账去!”
“孙子健的事,跟他外公有啥关系?”
“你没听我三叔在广播里说?孙子健的冒名顶替犯罪过程,就是改成了跟他妈的姓,才改名‘赵议’的!”
“卧槽!这件事,必须跟他们家掰扯清楚,曰!”
赵谚是个暴脾气,拎着锄头带着赵铮,几兄弟气冲冲往赵玉财家里去。
此刻,赵玉财家,早已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
另外一名被冒名顶替、已经疯了的赵思德,他奶奶就坐在赵玉财的炕上,指着玉财媳妇的鼻子破口大骂:
&nbs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