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喋血上海滩 > 正文 第三十三章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正文 第三十三章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第1页/共2页)

第三十三章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第(1/3)页

1894年,沙俄官员马丘宁根据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提出彻底解决“结雅河畔(即江东六十四屯)满洲人“问题的报告,决定取消清政府对江东六十四屯居民的管辖权和境内中国居民的居留权。马丘宁报告出台前后,沙俄阿穆尔省当局加紧了侵吞江东六十四屯的步伐。1893年,沙俄官兵“直捣补丁屯“,毁酒铺三十余家,“屯中聚酒成渠“,损失“三百余万之多“。1898年,沙俄官兵在各旗屯“调查人民户口、房屋产业、六畜数目“,企图强行征税。清政府瑷珲当局“拨派官兵一哨,过江保护旗屯“,被俄军强行缴械,几乎演变成武装冲突。此后“俄人之骄横日肆“,终于积成流血惨案。

1900年6月初,沙俄总参谋长借口东北地区义和团运动兴起,电令阿穆尔省总督戈罗戴科夫“密切监视“黑龙江边境地区。1900年6月23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阿穆尔军区进入战争状态。6月25日,阿穆尔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同时实行军事动员。1900年6月27日,这两个军区分别征召一万六千八百五十五名和九千五百一十五名预备役兵员入伍,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军事动员。1900年7月9日,沙皇命令两路俄军分别在伯力和双城子集结,待命进攻哈尔滨和牡丹江。

1900年7月15日,前往支援待命进攻哈尔滨俄军的两艘俄轮“米哈依尔号“与“色楞格号“驶抵瑷珲江面。瑷珲驻军“飞渡往阻“,“色楞格号“开炮射击,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击伤“色楞格号“,重创“米哈依尔号“,击毙击伤俄官兵五人。沙俄阿穆尔省军管省长格里布斯基率骑步炮兵赶到瑷珲对岸的俄军哨所,炮击瑷珲城。黑河屯驻军以为俄军发起全面进攻,回击海兰泡,这就是所谓的“黑龙江事件“。格里布斯基以此事件为借口,对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居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

1900年7月15日,格里布斯基下令禁止中国人渡江,并扣留所有的渡船,海兰泡市警察局开始逮捕所有的中国人。16日,全副武装的哥萨克和义勇兵闯入中国人的住宅和商店,不分男女老幼一齐押走,就连“怀抱的婴儿也被强拉了出来“

当天共搜捕了三千至三千五百人,先被俄兵包围在中国居民区,一些人往外冲逃,当场被杀害五六十人。后来这些人被转移到市警察局,警察局容纳不下,当晚又被押送到精奇里江边一个锯木场里。1900年7月17日清早,俄兵将所有被押的中国人赶到黑龙江边,名曰“渡江“,实际上是将被捕者赶进江中活活淹死。根据记载,当被押送的队伍到达目的地时,“手持刺刀的俄兵将人群团团围住,把河岸那边隔开,不断地压缩包围圈。军官们手挥战刀,疯狂喊叫:'不听命令者立即枪毙!'人群像雪崩一样被压落入黑龙江的浊流中去。有的想拼命拨开人流,钻出罗网;有的践踏着被挤倒的妇女和婴儿,企图逃走。这些人或者被骑兵的马蹄蹶到半空,或者被骑兵的刺刀捅翻在地。随即,俄兵一齐开枪,枪声、怒骂声混成一片,凄惨之情无法形容,简直是一副地狱景象“。“当妇女们把她们的孩子抛往岸上,而且乞求至少能搭救她们的孩子时,哥萨克却逮住这些婴儿,挑在他们的刺刀上,并将婴儿们割成碎片“。经过这场血腥的屠杀,中国人“伤重者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三十三章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第(2/3)页

毙岸,伤轻者死江,未受伤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满江洋“。岸上“堆积如山的'尸体',大都是气息未绝的活人“,他们都被“一股脑儿地投入江流“,水面又浮起一层半死的人筏,翻滚着向东流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海兰泡惨案“

“海兰泡惨案“一直进行到1900年7月21日,共夺去五千余名中国人的生命,只有少数人游到对岸而得以逃生。7月22日,阿穆尔当局宣布海兰泡市内的中国人已被全部“肃清“了。1900年7月17日,阿穆尔当局举行海兰泡大屠杀的同时,另派出军队扑向江东六十四屯,对中国居民进行了“多次扫荡“。俄兵“驱各屯居民聚于一大屋中“举火焚烧,大部分被活活烧死“。俄兵又“沿村发火“,毁尽房屋,枪杀居民,仅博尔多屯一地就杀害了上千人。最后俄军将“未及过江者,不分男妇老幼,农夫工匠,负贩商贾及民间各行等业一同逼入江中,通共浮水得生者不过六七十人,其余均被逼溺死江中,浮尸蔽江者数日不绝“。至21日,俄军将中国居民的村庄“全部捣毁干净“,这次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又夺去了二千余名中国军民的生命。事发十几天后,沉溺在黑龙江底的无数死难者尸体浮上水面,顺流淌去,江面漂浮油层,江水为之奇腥。

1900年7月31日,海兰泡市议会举行会议,授权格里布斯基征用江东六十四屯中国居民所遗弃的粮食、家畜,以供民用和军需,拍卖海兰泡中国居民的财产,并利用中国人的住宅和商店作为军用医院和宿舍。中国居民的全部田园财产均被沙俄军事当局征用和没收。俄军夺取六十四屯之后,立即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