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雨坐在县火车站候车室的长条凳上,手上拿着一,安静地看着书。
张红芸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拿了两个茶叶蛋放在小桌上,“欣雨姐,饿了吧,吃个茶叶蛋吧。”
“实在太赶了,只能吃个鸡蛋填填肚子。火车上有餐车,等上了火车咱们再买吃。”张大牛端着半茶缸不知从哪里要来的开水来到两人身边,将茶缸放在刘欣雨旁边的空位上。
张家父女的殷勤,并没有让刘欣雨感到开心,叹了口气把书合上,接过张红芸手上的鸡蛋,想了想看着张大牛问道:“张大伯,张大哥寄回来的信全都带来了吗?”
“带来了带来了,从他进城到现在,六年两个月,每个月一封,还有洪亮写给朋友和老师的信,一共一百零七封,全在这只包里。”张大牛指了指刘欣雨脚边那只土灰色的大拎包。
刘欣雨看了眼脚边的拎包,默默地点了点头。
广播里开始播报列车即将进站的消息,刘欣雨赶紧将手上的鸡蛋消灭干净,拎起属于自己的包包,与张大牛和张红芸排队准备检票进站。
他们这一行三人坐火车的目的地当然是位于省城南郊的某机械厂。
昨天夜里在张支书等人的协调下,张刘两家的关系最终还是没有走向破裂。
在张支书的主持下,两家人坐下来进行了一番商议,决定由张大牛带着刘欣雨进城,以期洗脱那个落在张洪亮头上莫须有的罪名。
既然要给张洪亮洗脱罪名,当然不能空着手,更不能打无准备之战。
张支书亲自执笔为张洪亮作证,不但盖上大队部的公章,张支书的大名之后,还有大队长、生产队长以及乡亲们签名及指印,密密麻麻两张纸。
又把能找到的张洪亮写回来的书信全部带上,这些书信包括张洪亮写给家里的,也有张洪亮写给朋友同学和老师的。
写回家里的信容易找,每封信都被张大牛好好地放在箱子存着呢!
收集给朋友、同学和老师的信费了一些功夫,特别是老师,正值学校放暑假,找老师还真是不容易。
现在出个门还得开介绍信,如此一来等三个人赶到县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日沉西山。
昨天闹得那么难堪,要不是张支书出面调解,张大牛也是百般恳求,别说刘欣雨就是陈招娣也不愿意再与张家有任何瓜葛,更不可能与张大牛一起赶往省城。
当然吴巧珍是坚决反对的,在她心里刘欣雨依然是克了张洪亮的那个人。
说到底刘欣雨的心还不够狠不够硬,当然她也有自己的考量。
一是想到省城见识一下这个年代的大城市,二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商机,这个年代能把握的商机,三嘛当然也是不能让吴巧珍强加于她头上的那些个“星”成为现实。
至于婚约,等张洪亮的事平息之后再说。
张红芸随行只是为了给刘欣雨作伴。
乌县是个小县,经停的火车不但都是过路车,而且全都是慢车,更买不到座位。
这个年代不但车次少,速度也慢,时速大概在八十公里,一般也就五十到六十公里,这种慢车更是大站小站都要停。
从县城到省城明明只有两百多公里,却要走六个小时。
两百多公里如果是高铁的话,也就一个多小时。
可惜这个年代没有高铁,只有“哐当”“哐当”大站停小站也停的绿皮火车。
真的好怀念干净快捷的高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