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绍宋读书会 > 正文 第十三章 岳飞(上)

正文 第十三章 岳飞(上)(第1页/共2页)

话说其实几个心思敏锐的近臣,例如张浚、林景默等人在官家第一次提到岳飞那桩在这本伪书里发生的冤案时,便察觉到官家的情绪和心态有些微妙的不太对劲,甚至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想要逃避的情绪。

当然这个逃避的意思并非是不想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而更多像一种对创伤有些反应过度的自我保护机制,就好比那日马扩与官家奏对时所表现出的那种不合时宜的急切与担忧一样。如果说最开始最为内秀的小林尚书还有些暗自怀疑官家给出的那套说辞的合理性,那么此时眼见着总该轮到岳鹏举来读了的时候,官家忽然又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反而让他们有那么一丝相信官家是真的在什么梦境中亲眼目睹过这样的惨剧的。

但无论如何总归还是要大方面对的。赵玖在心中叹了口气,作为一个后世三观正常的好青年,在穿越来的那段时间其实他不知道暗地里在脑海中和自己斗争了多少次,毕竟完颜构这个阴间人的名声实在太坏,虽然明知道自己穿越而来的时候很多不可挽回的事情还压根没有发生,自己这么一通操作俨然也是可以装模作样当一回什么中兴之主的。但面对其他那些他原本不太熟悉的人也就算了,唯独对岳飞,他如何能不存有那种微妙的亏欠之意呢?

就算明知道自己和完颜构一点关系也没有,可一个后世的爱国青年以这样的身份见到岳飞,这个在课本、在历史上、甚至是各种文艺创作中都被赞颂,被扼腕叹息的如同神仙一般的人物时,又怎能不叫他手足无措呢?

说白了,其实不仅是他,在大多数现代人的心中,岳飞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一个符号,是一个旗帜,但唯独忘记了他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他被神化得太多乃至神性的一面已经高过了人性的一面。

其实赵玖思考过,在自己的治下岳飞就算有着攻克兴庆府,未来再直捣黄龙的功劳,可能后世的评价最多也就是个和韩卫之流并称的当世名将,因为最最讽刺的事情在于,之所以后世岳飞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有那么多人纪念他乃至把他神化成民族精神的象征,恰恰就是因为他被秦桧还有完颜构给冤杀了。

可要是能收复河山直捣黄龙,谁又愿意出这种名啊?!

就在此时,似乎是察觉到官家的情绪有些不太对,岳飞倒是很大方地出言道:“官家,这伪书中的事情本就不足为信。且不说张太尉和万俟经略如今并没有做出什么恶事,便是在这伪书的后世中,对于很多事情的是非,后人也都自有一套评判,就算臣的确在这书中蒙过什么不白之冤,听起来似乎也得以沉冤昭雪,既如此又何必要将这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揭出来,甚至还伤了诸位同僚间的和气?官家如今又是赐旗,又是与臣结了亲,对臣如此信重,为人臣者,还有什么值得疑虑的呢?依臣之见,这伪书便不读也罢。”

见岳飞竟然如此坦荡,众人皆是一时愕然,张俊和万俟卨先是暗自庆幸自己似乎能够逃过一劫,之后却更觉惭愧不安,而张浚更是羞愤得无地自容……人家岳鹏举根本就没把这伪书放在眼里,而自己先前还因为这里面的事情,一点是非不妥就又哭又闹的,实在是太过丢人。

而赵玖闻言也是极大地被震撼了,平心而论,岳飞说的是极有道理的,反倒是在座众人,包括他自己在内太过纠结于这本伪书也就是真实的宋史显得有些看不穿了,可有些事情真的是全凭理性便可以的吗?

想到这里,赵玖先是叹了口气,然后微笑道:“鹏举可知道在这本伪书里,后人为你还有你长子岳云,以及几位当时一同遇害的部将——牛皋、张宪他们一同在临安……杭州的西湖畔修了庙祠,香火不绝,还铸了四个铜人像跪在你墓前,乃是当日参与诬陷冤杀你的四人,秦桧夫妇还有万俟卿、张卿……千百年来日日夜夜被世人唾骂,甚至还有诗句流传,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张俊和万俟卨闻言俱是脸色惨白,但岳飞却注意到,赵玖望向他的目光如秋林夕照,含着一股有些哀伤的暖意,在他的眼中仿佛穿越了无尽岁月。他先是一时愕然,之后也是笑着缓缓摇了摇头:“官家说的这些事情,臣如何能想象得到,臣只知晓如今官家不会负臣,更不会负两河乃至天下千万百姓。”

“但若是不把你的传记读了让在座的各位都知晓,朕始终是有些遗憾的。”赵玖说完却是看了一眼吕公相,“去年年节的时候朕去吕公相府上便有一番议论……先前也说过,朕信重岳鹏举,私德、出身之类的理由并非全然是托辞,但最让朕意难平的也便是此事……即便那个不做人的官家和朕殊无关系,但既然亲眼目睹了那样即便是过去千百年都闻所未闻的冤案与惨状……朕便总归一直存了些愧疚和补偿的心思,因为鹏举这样的名将,真的不应该是这般结局。”说到这里他又是叹了口气,“又岂止是鹏举一人?在座的各位卿家,都不该是这伪书里那般结局。”

岳飞一时默然,终于还是点了点头,应了官家的要求,接过了那卷。

【卷三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岳飞】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饶是岳飞素来是个沉稳持重的性子,也不禁哑然失笑:“这伪书作者惯是喜欢写些不足外人道的志怪典故……先前延安郡王便也是,这些琐碎小事,他又如何得知呢?”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飞应募(众人闻言纷纷不约而同去看刘子羽,而听到自己父亲的名字,刘子羽一时也露出了有些惊异的神情)。相有剧贼陶俊、贾进和,飞请百骑灭之。遣卒伪为商入贼境,贼掠以充部伍。飞遣百人伏山下,自领数十骑逼贼垒。贼出战,飞阳北,贼来追之,伏兵起,先所遣卒擒俊及进和以归。】

【康王至相(赵玖的神情一瞬间有些僵硬,他头一次开始担心“自己”在史书中的表现,毕竟这显然是明道宫前已经发生过的事情),飞因刘浩见,命招贼吉倩,倩以众三百八十人降。补承信郎。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从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是其言。】

读到这里岳飞直接愣住了,这段他和宗泽宗忠武的对话几乎一字不差,自己原来在那伪书描述的时空里也是这般和宗相公说的吗?饶是他先前信念坚定,还言之凿凿地劝官家不必在意这伪书中的事情,此时心里却也一时恍惚。

难道真如官家所言,这伪书便是讲述了一个他们在座所有人都在一个昏君手下行事的故事?最为令人心生震怖的是诸多细节还能严丝合缝地对上!

【康王即位,飞上书数千言,大略谓:“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书闻,以越职夺官归。】

【诣河北招讨使张所,所待以国士,借补修武郎,充中军统领。所问曰:“汝能敌几何?”飞曰:“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栾枝曳柴以败荆,莫敖采樵以致绞,皆谋定也。”所矍然曰:“君殆非行伍中人。”飞因说之曰:“国家都汴,恃河北以为固。苟冯据要冲,峙列重镇,一城受围,则诸城或挠或救,金人不能窥河南,而京师根本之地固矣。招抚诚能提兵压境,飞唯命是从。”所大喜,借补武经郎。】

【命从王彦渡河,至新乡,金兵盛,彦不敢进。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诸军争奋,遂拔新乡。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飞引兵益北,战于太行山,擒金将拓跋耶乌。居数日,复遇敌,飞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敌众败走。飞自知与彦有隙,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泽卒,杜充代之,飞居故职。】

如果说先前的诸多事情还因为此书中暂时还没有提到年号,大家还不知道时间线的话,这里听到宗相公去世,杜充取而代之,众人心中又是各自心思百转,小林尚书忽然生出一个有些奇怪的想法,刘光世擅自溃逃甚至意欲裹挟行在、杜充私通金人,固然都是该死,但官家会不会早就知道这两人是个不中用的?

换而言之,即便官家三番五次强调了自己不会因为伪书中的行止而怪罪众人,可他不还是会有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吗?那这样说来,在官家眼中,自己似乎才是在座诸人中,唯一一个他从头开始不带任何情感偏见而渐渐熟知的人?

一时间,他似乎还有些庆幸自己在这伪书中根本没有一星半点记载。

读到现在,其他诸位文官武将听岳飞的诸多事迹自然是津津有味,就连赵玖这个自诩对岳飞有所了解的现代人也是愈发肃然起敬。说起来,提到岳飞大家熟悉的都是后来和金人主力,尤其是唯一指定受害者四太子兀术各种大战的名场面,说岳里重点说的不也就是这些嘛!但对于岳飞早期发迹打拼的经历其实提得倒不多,然而这种从底层打拼的历练才是岳飞最终成长为一代名帅的重要经历啊,毕竟没有人生而知之,生下来就会打仗。

【二年,战胙城,又战黑龙潭,皆大捷。从闾勍保护陵寝,大战汜水关,射殪金将,大破其众。驻军竹芦渡,与敌相持,选精锐三百伏前山下,令各以薪刍交缚两束,夜半,爇四端而举之。金人疑援兵至,惊溃。】

【三年,贼王善、曹成、孔彦舟等合众五十万,薄南薰门。飞所部仅八百,众惧不敌,飞曰:“吾为诸君破之。”左挟弓,右运矛,横冲其阵,贼乱,大败之。又擒贼杜叔五、孙海于东明。借补英州刺史。王善围陈州,飞战于清河,擒其将孙胜、孙清,授真刺史。】

【杜充将还建康,飞曰:“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听到这里众人皆是齐齐一叹,继而想起当年官家在淮上那般决绝的模样,然而便是如今,想要北伐收复两河、燕云也并非易事,各种数不清的阻力、困难接踵而来层出不穷,更何况这伪书里的局面呢?)充不听,遂与俱归。师次铁路步,遇贼张用,至六合遇李成,与战,皆败之。成遣轻骑劫宪臣犒军银帛,飞进兵掩击之,成奔江西。(赵玖听到这里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原来历史上李成就被岳飞各种暴打,那么之前岳飞在京东斩了他该怎么说,又是一种宿命的轮回?)时命充守建康,金人与成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飞泣谏请视师,充竟不出。金人遂由马家渡渡江,充遣飞等迎战,王燮先遁,诸将皆溃,独飞力战。】

听到这伪书里杜充和王燮这两人的表现也是这般不堪与令人愤慨,众人自然是在心里感慨官家杀杜充杀得好,张相公杀王燮也杀得好,就连曲端在心里也觉得张相公虽然杀起武将来那般顺手,但如今眼神总归比这伪书里好了些许,有了官家的约束脾气也是好了不少,那王燮这种废物不杀还留着过年吗?

【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签军首领四十余。察其可用者,结以恩遣还,令夜斫营纵火,飞乘乱纵击,大败之。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吕公相听到这里自是捻须而叹:“官家那日说的大概便是如此吧,若非岳鹏举出身佃农,情知百姓疾苦,如何会重军纪至此?”而在座其他几位武将如韩世忠、吴玠等人闻言皆是有些惭愧,只有那位被官家认为大约是因为自幼失怙所以在军纪上仅次于岳鹏举的曲大都统依然面色如常,只是暗中在心里又多在意了几分。

【四年,兀术攻常州,宜兴令迎飞移屯焉。盗郭吉闻飞来,遁入湖,飞遣王贵、傅庆追破之,又遣辩士马皋、林聚尽降其众。有张威武者不从,飞单骑入其营,斩之。避地者赖以免,图飞像祠之。】

【金人再攻常州,飞四战皆捷;尾袭于镇江东,又捷;战于清水亭,又大捷,横尸十五里。兀术趋建康,飞设伏牛头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金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兀术次龙湾,飞以骑三百、步兵二千驰至新城,大破之。(赵玖忍不住在心里偷笑了起来,心想四太子你这是开始送起来了啊,果然是每个南宋名将都必刷的经验包)兀术奔淮西,遂复建康。飞奏:“建康为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仍益兵守淮,拱护腹心。”帝嘉纳。兀术归,飞邀击于静安,败之。】

【诏讨戚方,飞以三千人营于苦岭。方遁,俄益兵来,飞自领兵千人,战数十合,皆捷。会张俊兵至,方遂降。范宗尹言张俊自浙西来,盛称飞可用(张俊的脸上一时露出了有些尴尬的神色,他自己还是没想通为什么在这本伪书里后来事情会发展成那样),迁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飞辞,乞淮南东路一重难任使,收复本路州郡,乘机渐进,使山东、河北、河东、京畿等路次第而复。】

【会金攻楚急,诏张俊援之。俊辞,乃遣飞行,而命刘光世出兵援飞。飞屯三墩为楚援,寻抵承州,三战三捷,杀高太保,俘酋长七十余人。光世等皆不敢前,飞师孤力寡,楚遂陷。诏飞还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以沙洲保护百姓,伺便掩击。飞以泰无险可恃,退保柴墟,战于南霸桥,金大败。渡百姓于沙上,飞以精骑二百殿,金兵不敢近。飞以泰州失守待罪。】

【绍兴元年,张俊请飞同讨李成。时成将马进犯洪州,连营西山。飞曰:“贼贪而不虑后,若以骑兵自上流绝生米渡,出其不意,破之必矣。”飞请自为先锋,俊大喜。飞重铠跃马,潜出贼右,突其阵,所部从之。进大败,走筠州。飞抵城东,贼出城,布阵十五里,飞设伏,以红罗为帜,上刺“岳”字,选骑二百随帜而前。贼易其少,薄之,伏发,贼败走。飞使人呼曰:“不从贼者坐,吾不汝杀。”坐而降者八万余人。进以余卒奔成于南康。飞夜引兵至朱家山,又斩其将赵万。成闻进败,自引兵十余万来。飞与遇于楼子庄,大破成军,追斩进。成走蕲州,降伪齐。】

听到这里众人皆是一愣,绍兴元年那就是建炎……四年还是五年来着?这李成才降伪齐,那之前都干嘛去了?就连赵玖也在思考这个蝴蝶效应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倒是岳飞不管在现实中(指绍宋位面)还是这本伪书中(指宋史)都和李成打了多次交道,见众人有些疑惑,便出言解释道:“李成其人还算是有些本事,本就不甘心屈于刘豫之下,便是先前投了刘豫,也一直是自视甚高,不愿受其节制的……而官家先前便说,这李成既然做了金人朝廷的大都督,就是断不能要的了,自然他便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但臣倒觉得这伪书里的官家似乎未必在意这种事情……说不定还几次招降与他,那这李成便必然待价而沽左右摇摆不定,直到吃了败仗才去投了伪齐。”

当时官家的这番说辞,张俊也是听在耳里的,而且故汪相公当时也在场,还总结了为何刘豫这些逆贼反而比金人看起来更加声势浩大,甚至更加卖力的缘故。在赵玖心里,这伙人简直和抗日战争时候的伪军没啥区别,有的甚至比日本人迫害自己的同胞们还要起劲。

这样一来,赵玖忽然又想到了岳飞在京东战事的战报中描述的与李成作战时的细节,李成这厮竟然还想当然去让太君(金人)去替自己扛线执行战术任务,这般不懂人心也难怪输的一败涂地了。

【张用寇江西,用亦相人,飞以书谕之曰:“吾与汝同里,南薰门、铁路步之战,皆汝所悉。今吾在此,欲战则出,不战则降。”用得书曰:“果吾父也。”(赵玖听到这里差点笑出声,以他一个现代大学生的粗浅认知只觉得有些好笑,你们古人咋回事,怎么认怂投降了还真就叫爹了(?)遂降。】

【江、淮平,俊奏飞功第一,(众人看向张老财的目光皆是有些疑惑,心想之前不是给你定了调和万俟卨一样得是个反面人物吗,可你这里看起来还挺正常啊?)加神武右军副统制,留洪州,弹压盗贼,授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建寇范汝为陷邵武,江西安抚李回檄飞分兵保建昌军及抚州,飞遣人以“岳”字帜植城门,贼望见,相戒勿犯。贼党姚达、饶青逼建昌,飞遣王万、徐庆讨擒之。升神武副军都统制。】

且不说其他人怎么疑惑,就连赵玖也是略带疑惑地瞥了一眼张俊,寻思同为岳王庙前跪着的四大天王难道你们也要学水浒一样排个座次?你这儿不是和岳飞合作得还挺亲密无间的嘛,怎么后来也堕落到和阴间人秦某人他们一起玩去了?

难道真就嫉妒使人质壁分离、面目全非?

而张老财自己也是一边吓得大气不敢出,一边心中暗恨这伪书里的自己(?惹谁不好偏要惹岳鹏举,更何况他现在也没发现自己有任何理由要和岳飞不对付啊?

那这是图啥啊,总不能还有钱赚吧?就算有钱赚这也使不得啊?!

说起来最近官家和日本还有高丽的海贸搞得是如火如荼,张俊张太尉是当事人自然不提,随着消息渐渐传开去,其他几个武将听说了国家关于北伐开源节流要搞钱来的种种政策,虽然像韩世忠等人一时还未必能够完全明白其中奥妙,但也晓得只要有钱赚便是好事,总归最后还是要用在军费上给他们扩军的。

当然了,还不得不提到几位相公、尚书们白日吃的桑葚,关西、京东与东京相距甚远,赵玖自然不可能快马去给几位节度,但好在还有这读书的神秘场合,他自然是不吝赏赐让众人都来上一碟。

好吃的当然永远都不嫌多。

这里不得不再解释一句,这让众人聚在一起读书的神秘空间似乎单独有一套自己的时间流逝机制,这么多天下来,众人也已经摸索出了点规律。首先他们白天各自都在该做什么做什么,并且对这读书会上发生的各种事情是全然忘却了的……这点倒是让赵玖十分欣慰,毕竟他好不容易撮合出这么一套还算用得顺手的班子,甭说这些人到底在历史上是些什么形状吧,至少目前在自己手下还都是很像话的,这读书会给大家老底都掀了个底朝天,有些人之间甚至还无端产生了些恩怨(比如说某个西府相公和祖安猎马人),这要是白天正经做事的时候大家还惦记着,那这宋怕是也别绍了,大家自己得先打个头破血流再说。

等到他们在某个不固定的时间点又来到这个神秘空间读书的时候,他们倒是会把之前读书时的各种事情都想起来……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