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绍宋读书会 > 正文 第三章 张浚(下)

正文 第三章 张浚(下)(第1页/共2页)

他这边心中如何对这书里的官家心生怨怼且不提,接着匆匆把眼扫了一下接下来的段落,却忽又是一阵愕然,取了桌上果盘里的蜜饯拈在手中沉吟了片刻,复又侧头瞥了一眼身旁的都省首相赵鼎,眼神还有几分惊疑不定。

“怎么,可是书中你我相争之处有什么不妥?无论写了什么,德远尽管读来便是。”赵鼎之前读完自己的传已经了解到自己和张浚同朝为相之时有过一些争斗,此时倒并未觉得有什么值得惊奇之处。

张浚只是轻叹一声。

【时赵鼎等议回跸临安(众人纷纷去看了一眼赵鼎,但其人却是泰然自若),浚奏:“天下之事,不倡则不起,三岁之间,陛下一再临江,士气百倍。今六飞一还,人心解体。”高宗幡然从浚计。鼎出知绍兴府。(张浚读到这里忍不住还是迟疑了一下)浚以亲民之官,治道所急,条具郡守、监司、省郎、馆阁出入迭补之法;又以灾异奏复贤良方正科。】

“诸位看着我干什么?书中张枢相说得没错,依照那时的局势,主战之意岂能有丝毫退让?”赵鼎不以为意地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张浚,“然而德远你究竟觉得此处有哪里不妥?”

“当然不妥……”张浚在犹豫了片刻之后终于还是咬牙相对,“因为劝官家回临安这种建议听起来,的确就像是你赵元镇会说得出来的!元镇兄莫不是忘了那日你我在我府上的言语……我主战,你主守;我年轻,你年长;我掌枢密院,你掌天下庶务……我们本该要吴越同舟才对!”

“所以你疑惑,既然在书中我们看起来似乎都还未失之本心,却又为何会闹到这个地步,对不对?”赵鼎只是含笑望着他,“德远莫要忘了,便是白马绍兴和议之前,你不还是抨击我和刘大中、胡世将那些人总是忍不住往旧路上走,心里总是念着那个丰亨豫大……”他说到这里只是黯然一叹,“你说得其实不无几分道理,不过现如今是真正的官家亲手把那些个荒唐想法给砸了个稀烂,但在这书里呢?你若是想做个激进的主战派,自然须得下重手将我们这些保守派给收拾个干净……所以有什么不妥?彼此都不过是忠君之事罢了!”

张浚闻言顿时一怔,赵鼎这番言论从境界上可以说已经彻底将他比了下去,所谓朝堂争斗,看似斗得昏天黑地各显神通,可最后拍板拿主意下定论的却还是官家。他在书中看来是眼见这个官家是个不顶事的,便想先下手为强将赵鼎为首的保守派先一步撵出中枢,就目前来看,他似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这真的有用吗?

而赵玖在屏风后面也是暗自叹息,赵鼎和张浚二人细细说来其实都是能员廉吏,心思也都是通达晓事的,然而架不住完颜构是个阴间人,指不定还巴不得他们二人斗得来劲,自己好在幕后玩什么狗屁帝王平衡心术,给这个打个巴掌,那个喂个甜枣的虚伪小伎俩,可怜两人相争,最后却被秦桧那个更加绝无仅有的阴间人给一起端了,这算什么烂事嘛!

【七年,以浚却敌功,制除特进。未几,加金紫光禄大夫。问安使何藓归报徽宗皇帝、宁德皇后相继崩殂(听到这里众人皆是一叹),上号恸擗踊,哀不自胜。浚奏:“天子之孝,不与士庶同,必思所以奉宗庙社稷,今梓宫未返,天下涂炭,愿陛下挥涕而起,敛发而趋,一怒以安天下之民。”上乃命浚草诏告谕中外,辞甚哀切。浚又请命诸大将率三军发哀成服,中外感动。浚退上疏曰:“陛下思慕两宫,忧劳百姓。臣之至愚,获遭任用,臣每感慨自期,誓歼敌仇。十年之间,亲养阙然,爰及妻孥,莫之私顾,其意亦欲遂陛下孝养之心,拯生民于涂炭。昊天不吊,祸变忽生,使陛下抱无穷之痛,罪将谁执。念昔陕、蜀之行,陛下命臣曰:‘我有大隙于北,刷此至耻,惟尔是属。’而臣终隳成功,使敌无惮,今日之祸,端自臣致,乞赐罢黜。”上诏浚起视事。浚再疏待罪,不许,乃请乘舆发平江,至建康。】

这里自然就是在翻富平之战的旧账了,张浚读得语气沉重,心中就算一万个不服富平之战是自己一人之过,但社稷宗庙这种东西压出来,却总得有个人出来替官家分锅的。这里自己不先做好姿势诚恳认错,难道还指望这个官家能有一丝一毫的担当?

这样一看,这官家似乎比起他们真正的官家更有那么一些道君皇帝亲子的风范嘛!遇事都是滑不溜秋,就算自己其实什么都清楚得很,也只管装聋作哑,然后随便推个替死鬼出去做交代。

【浚总中外之政,几事丛委,以一身任之。每奏对,必言仇耻之大,反复再三,上未尝不改容流涕。(不光在场众人都惊呆了,就连赵玖都听愣住了,张德远这么厉害的吗,连完颜构这种阴间人都能感动得了?不过转念一想,大概是装哭吧,毕竟他可擅长这个了。)时天子方厉精克己,戒饬宫庭内侍,无敢越度,事无巨细,必以咨浚,赐诸将诏,往往命浚草之。(吕公相扶额:“这怎么又一个逐渐变成李伯纪行状要教官家做事的……”)】

【刘光世在淮西,军无纪律,浚奏罢光世,以其兵属督府,命参谋兵部尚书吕祉往庐州节制。(有前文的赵鼎传做铺垫,大家似乎预料到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情了,都蹙眉不语。而郦琼神色逐渐慌张,开始犹豫自己是不是应该先开口请罪还是如何)而枢密院以督府握兵为嫌,乞置武帅,乃以王德为都统制,即军中取郦琼副之。浚奏其不当(“那你早干嘛去了!”曲端之前才缓过劲来,便有忍不住出言嘲讽道),琼亦与德有宿怨,列状诉御史台,乃命张俊为宣抚使,杨沂中、刘锜为制置判官以抚之。未至,琼等举军叛,执吕祉以归刘豫。祉不行,詈琼等,碎齿折首而死。(众人皆是一惊,毕竟在之前听来吕祉算不得什么好人,没想到也是个有气节的)浚引咎求去位,高宗问可代者,且曰:“秦桧何如?”(赵鼎放下手中的茶盏紧紧地盯住了张浚,而张浚不免有些神色慌张,却还是勉强读了下去)浚曰:“近与共事,方知其暗。”高宗曰:“然则用赵鼎。”(屏风后面似乎传来了什么奇怪的声音,然而这时大家却没有心思去查看。赵玖捂着嘴差点没把可乐喷出来)桧由是憾浚。(“原来秦桧除了看不顺眼赵相公,这里也看不顺眼张相公了啊。”小林学士默默地又啃了一口梨子)浚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先是,浚遣人持手榜入伪地间刘豫,及郦琼叛去,复遣间持蜡书遗琼,金人果疑豫,寻废之。(众人小声议论了一番)台谏交诋,浚落职,以秘书少监分司西京,居永州。九年,以赦复官。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未几,除资政殿大学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抚大使。】

“……一个个来吧,知道大家肯定有很多话要说。”一口气读完这么一大串,张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面色都有些泛红了。吕公相却是率先无奈地看了一眼恨不得要跪下请罪的郦琼:“郦都统倒也不必如此……如今伪齐都已然不存,而且如今皇宋前途一片大好,就算你与王都统之间有些不睦,倒也不至于想不开全家性命,对不对?”

郦琼连忙点头如捣蒜。但曲端却又不乐意了:“我之前只不过是没有援救友军……”他还没说完,便被身边李彦仙的冷哼给惊了一下,复又改口道,“我没有援救友军的罪责似乎听起来还不如郦琼降了伪齐还逼死吕祉这么骇人吧?为何你们都那般针对我?”

众人皆是冷笑不语,最后还是吴大看不下去,“好心”出言提点道:“曲大,郦琼降伪齐是出于私怨,便是一时冲动,做不得数的。而你却是真的会坐视友军于不顾,大家如何能不怨你?更何况那事不还是被你那能文能武的言语给糊弄过去了?便少说几句吧。”

而不提郦琼这事如何让人难堪,张浚之后的补救措施其实也还算精彩,经典的反间计嘛!几位武将也都赞叹张相公算得上是个有勇有谋的。只是赵鼎依旧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含笑望着他,笑容中却充满了苦涩和无奈。

“德远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张浚闻言,却是就算有辩解的心思也不知该说什么好。赵鼎的这番话实在是一语双关,仔细一想,他在书中其实不缺智谋和勇气,却事事都在关键之处短了一截。吕祉、郦琼和王德之间的矛盾他可能先前一点风声都没有听说过吗?还不是等到见势不妙才慌忙去想主意。而至于那个秦桧……他更是忍不住想要以手扶额,听起来似乎之前自己真的还能对他推崇备至的?难道自己是为了对付赵鼎他们,把秦桧给弄进了中枢,事后却又意识到自己识人不明,这才来和官家说些什么“近与共事,方知其暗”之类没用的废话……最后兜了个大圈子,官家不还是把赵鼎给弄回来了?

所以自己在书里到底是图什么啊?也不是没有努力去做事,也不是没有花心思,但最后呢?有些事却还不如不做?

他现在又想起当日刘子羽和他算的那笔账了,当时自己不信,现在却不得不承认,如果但凡只要努力做了事就会有收获的话,那治天下也未免太儿戏了吧?但话又说回来……只说努力了不一定就能成事,但躺着不动什么都不干,就更没指望了吧!

不管怎么说,有些事不管有用没用,总还是要有人尽力而为的。他张德远就算被人嘲笑在做无用功,但只要对得起自己的信念,对得起国家,那做了便算不上后悔。

他的眼神重又变得坚定起来。

其余众人自然不知道张浚自己心里的诸多念头,但观其人神色稍微和缓了一些,也皆是感到欣慰了不少。毕竟在座的诸位都算得上是这个大宋的精英人物,心思也俱是通透玲珑之辈,倒还不至于真就和这本没头没脑的伪书那般置气,书中之人的行状举止更多时候在他们看来是存了对他们自己的一二分警醒提点之意的。就算他们现在做得还不错,也要时刻引以为戒,不然这下场可都白纸黑字地写着呢。

张浚之前一口气读了那么多,情绪又是大起大落那般激动,此时不说有些疲惫,也有些不耐了。他靠回椅子上,除了先前一直在随口吃着的果盘蜜饯之类,又弄了一碗鱼羹喝着,示意众人自己要稍微歇息一会儿,大家也都请自便。

只是张浚其人毕竟是蜀中名门大户出身——甚至还自称留侯张良之后呢!一碗鱼羹吃完似乎仍觉得有些不尽兴,而后又弄出一个砂锅,里面俨然是大块的羊肉,除了加葱、花椒之类的香料以外,他还又敲碎了几枚杏仁放进去。瞥见一旁赵鼎有些疑惑的眼神,他带着几分笑意解释道:“将杏仁加进去一起用活水焖煮会让羊肉更容易煮得又酥又烂,元镇兄可也要尝一尝?”

对面几位武将自是平素对吃食就没有多么讲究,而就算是在座的几位相公还有地方文官要员,真要说出身世家名门的也就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