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身间有座藏宝阁 > 正文 无相共生(下)

正文 无相共生(下)(第1页/共2页)

少年坐在一片蓝汪小湖上,手掌划过处散着荧光的天蓝池塘,水雾腾腾,湖中心小岛上有间小屋,屋外小草在光秃秃的地上肆意生长,李忆南似灵体漂浮,如同科技馆二楼免费体验过的太空漂移装置。

怎么?现在信了吧?

不信。

在这片陌生小天地间,木质小屋两层高,实木搭建高低错落,立体鲜明,屋顶铺设树脂青瓦,小窗透出暖光,让人安心。

李忆南掐了下手臂,视线再次回到餐桌前:刚刚是幻觉?

鎏金开元通宝泛起金光,骤然加速撞进胸膛,真切无比的疼痛感让李忆南尤为清醒,视线之中隐约浮现一具透明躯架,由外及内肌肉组织血管清晰可见,他想到一个词内景。

小时候,家里有个来做客的白胡子老头手持拂尘,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叫内景,即人体内部精气神变化的景象,内景与外景互为人体的内外宇宙,而道家修习目的之一就是追求内外宇宙间的呼应。

那时他不懂什么是修习,只觉得单纯是封建迷信。

透明躯架外轮廓逐渐模糊,只留下金黄骨架,气穴关隘之间迸发出金色液体,钩织缕缕丝线,线条充盈填色勾勒出房屋轮廓,李忆南再次回到那片虚拟小天地。

还信吗?

不信。。李忆南强迫自己的意识回到现实。

金缕丝线反复交织场景不断重复,反反复复多次的现实与虚幻让少年一脸凌乱地跌在地板上。

这。。难道是真的?李忆南瘫坐在地上,喃喃道:我到底在剑池经历了什么?

剑池集聚整座虎丘山的风水灵气,又借着云岩寺佛光,自然灵运极佳,老大在剑池咕咚咕咚泡了一夜,身体窍穴觉醒,藏宝阁启封,血粘在铜钱上我们就完成了共生。金开元解释道:滴血认主是建立共生关系方法的一种,简单直接。

摸了摸胸口疤痕,难道睡梦里挥之不去的金属碰撞声真的源自虎丘剑池?李忆南强迫自己适应着切身体验的奇异现象,并开始质疑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老大,不用焦虑,面对如此大的奇遇谁都会需要些时间消化,这才是正常人类该有的反应!

青铜匣子呢?

李忆南还没说出口,体内的声音仿佛能读懂他的所思所想,立即回答道:铜匣的事我也不清楚,共生初期总需要些时间熟悉,那时我也只有那么一丁点意识。

脑海里的音量瞬间提高几度:来,老大,要不要再看个新奇的?

飘在眼前的金开元,让李忆南开始适应古物能说话这一设定,破罐子破摔道:继续!

金开元在空中摇晃几下再次钻进少年体内。

视线如电影转场般,李忆南置身四方屋内,屋顶处悬挂一盏四方灯笼,烛火摇晃,明灯映射得整间木屋姹紫嫣红,色彩凝聚出一张张图案,他看到一个干瘦孩子攥着大人的手,一步一回头。

我记得这场景,被阿公收养的时候。

空荡的墙壁上,走马灯般不断运转,画面交织重叠,七岁那年,穿着破烂背心的孩子被中年男人从孤儿院领回家,长大上学打工生活直到虎丘山落水。

近些年的人生光景还算清晰,心思一转,走马灯逆向转动,空荡荡的墙壁只划过几道模糊黑影,李忆南悬在空中,伸手触摸灯体,猛地一股重力将他推向远方,回到现实。

这是悬挂于阁楼顶端的展魂灯,是灵官储存记忆与魂魄的地方,最怕外界打扰。男孩声再次响起。

难道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李忆南呼吸浓重,额头上渗出细密汗珠:为什么会有黑色的片段。

也许是记忆缺失,或是单纯的遗忘,传说人在离世前,全记忆会走马观花地眼前播放一遍,而灵官则可以随时读取,就像窝在沙发舒服看电影。

看电影你也知道?

那当然,是否年份超过百年,是否以人力制成,是器物能否有灵的两个先决条件,不单是你的成长经历,甚至你从小到大的糗事我也一清二楚,只不过我也只是旁观者,你的所思所想我也是现在才清楚。

李忆南点点头,心有不甘地问道:那些丢失的会找回来吗?

没有得到回答的李忆南下一刻又回到了那片湖泊,此时已经严重违反了阿基米德浮力定律的少年已经钻进水中尝试着潜泳,小湖里的液体轻飘飘地包围着身体,

这是气海,位于丹田处,是存储灵的地方,灵也是催动灵术的根本。灵官通过不同法门修习自身,通过藏宝阁阁顶向下传导至气海,将不同的力转换为灵,而老大你现在并无法门,只能算野修,单纯靠气血转换灵力,藏宝阁样式也是最基础的木房子。

李忆南身子还没过水,便撞到了底。

气海初始大小靠天资决定,后期扩张便与修习有关,老大不用担心,现在的规模在普通人里算正常的。金开元笑嘻嘻地从身后钻出推着玩得不亦乐乎的李忆南冲向湖心小屋,水流湍急,爆炸般的消息在今晚一条条接踵而至。

小木屋造型古朴,屋门上的版角青牛图

精巧灵动,青牛通体黑皮,双角冲天,周身紫气环绕,眉心处有两片淡金鳞片。

灵官分两类,分别为金旗飞鱼将和青角斗牛相,简称为飞鱼将斗牛相。正如将军武战,丞相治国。金开元在一旁解释道。

这图案好像明清官袍上的补子。

可以啊,老大!这点没错,灵的存在在各朝各代都被隐秘于历史,当权者对灵的爱恨也各不相同,善于操控灵的,会将灵官穿插在各个机构服务于皇权,自然也出现很多灵官集中的皇权组织,比如说三国校事唐朝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