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仗剑竞逐 > 正文 第十九章 各人自有各人难

正文 第十九章 各人自有各人难(第1页/共2页)

巳时三刻,还没到该开城门的时候,一队由二十五辆插着红底黑字贡字小旗的精美马车和五百名全副武装刀剑铠甲闪亮的精锐骑兵组成的雄壮队伍就已经叫开城门出城。守门小校从头到尾都躬身低头,等到队伍踩着清脆的马蹄声走远才倒退回城内再度把门锁好。城门内闪到街道两侧面墙拥挤等候的商队也没谁觉得不对,更没谁想起非时无令开城当斩这回事,因为指挥小校开门的那人是城牧大人的心腹亲卫,毫无疑问城牧大人也在队伍里,在永清城,没人敢去掠城牧大人的虎须。

渝国官制与景国不同,景国实行文武分立相互挟制谨防文官擅权武将擅兵;渝国奉行军政一体,地方最高官员总览一地军政财权。是以永清城牧石逾不过只是个从五品,在一众达官显贵中毫不起眼,可在永清城这一亩三分地上却像是个土皇帝似的一言九鼎,甚至于依仗着永清城特殊的边镇地位永清城城牧石逾在整个漠南州都算是位说话极有分量的人物。

这样的人物是万万得罪不得的,在渝国,近几年来不善治政又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官员又没仗打,杀良冒功也不稀奇。万一给安上个私通贼匪的罪名,在人家地面上都没地方说理去。

其实最初渝国太祖皇帝想仿效中原前朝庆朝施行王化,以文武对立甚至是更极端的以文驭武来设立职司派遣。可渝国毕竟是一个草原各大部族联合建立起来的国家,放眼全国连统一的文字都没有,完全无法实现当年太祖皇帝以文制武,独尊皇权的设想。甚至于早年间连皇储的选定都要由当年一同发兵四处征战的几大部族现在的几位铁帽子王投票选立,想要从这些人手里剥离军权政权财权,难比登天。而且渝国最大问题还不在这个,在于各部族之间的对立,其中又以胡汉不和最为明显。即便是到渝国先帝时皇权空前加强,库伦废除尚书省改南北两院,也只能是把北奔的汉人独立管辖在南院按汉人传统设立官职。须知便是投降渝国与皇亲世代联姻不绝的旧金国皇室及诸多女真契丹部族都是放在北院名下,名义上分属八位铁帽子王管理。现在正是新帝即位主少国疑之时,听说库伦不少北院大臣正撺掇着废去南北院改立中书令,要是真成了那胡汉一起治理,顷刻间胡汉矛盾爆发,那渝国可就又变了天了。

想着想着石逾摇摇头,库伦离他太远,还远不是他这么一个从五品的小角色能谈论的,他现在更关心眼前的关口能不能过去。

随行的亲卫巡视完前队策马回到石逾身旁,说来有些不敬,他觉着这位大人这几天患得患失诚惶诚恐得像是一只手上的兔子,用大人以前自己的话说叫惊弓之鸟,他小声问候大人说:大人何事忧心?

在亲卫看来这位大人有什么可担忧呢?这位大人无论是从家世上还是从自身才学上看都是不可限量。

先说家世,石逾石大人自称祖籍青州泰安郡,累世经学耕读传家。至九国时,受北齐皇帝征辟,族中出仕者甚众。其中石逾的祖父石奉阳官至北齐检校礼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衔为石家历代之最,次者石逾两位叔祖父石奉年石奉清分别出任登州刺史和徐州都督,再加上石家在经学儒学的影响力,一时间就算比不上那些豪阀也是名造一方的大家族。

景国元狩二十八年,景军攻破奉高城,北齐末代皇帝自焚,北齐国灭。石家并没有如同其他大族一起南下投奔和北齐一脉相传的兄弟之国南齐,反而选择北奔,投靠了当时草原上尚未成气候的阿里汗,颇受器重。后来阿里汗去世,石家支持阿里汗次子即位,并一路扶持新汗征战最终建国。此等从龙之功加持,使石家得到了在中原从没得到过的荣耀,就算比不得那些铁帽子亲王也是渝国草创时境内数一数二的甲等汉人大族,渝国亲贵争相拉拢联姻,石逾父母乃至是石逾自己的婚事都是如此。

再说才学,石逾是渝国先帝重熙年间最后一科的进士。就算渝国的进士没有景国的进士那么高的含金量,可那也是进士。何况渝国读书人少,朝野上下更加珍惜宝贝。也是因此,即便他没有留在库伦成为天子近臣,却也外派到漠南州这种易出政绩堪称膏腴的富庶之地;在为兼任漠南节度使贡的王爷赏识后更是被破格提拔成永清城这种关键边镇的城牧,主揽一方军政。

像石逾石城牧这样的人物绝对担得起前途无量四个字,只要不出岔子未来绝不会止步于此,只要跟紧他那么飞黄腾达也就指日可待。亲卫拎得清这些,多年来鞍前马后从未有过怨言。

这样还有什么好叹气的?功名富贵简直就是触手可及啊。

额白巴尔斯虽然是个蠢货可他是王爷的人,这条线上王爷的生意大多都要过他的手,现在他横惹祸端死在我的地盘上,这事不一定能说得清楚。石逾深吸两口气叹道,万一以后东窗事发,库伦朝廷问罪借机发挥,南边景国以此为借口兴兵开战,我们都是第一个被推出来顶罪的。

亲卫闻言绷紧的心弦放松了许多。石逾石大人如此受贡王爷倚重,镇守永清城多年也从未出过差错,顶罪这种事又怎会轮到石大人来。亲卫心里想着大人纯粹是杞人忧天,但嘴上却不发一语。

石逾斜了一眼这个亲卫

嘴角勾起的笑就明白他是个什么想法,他对这个培养了好几年的心腹实在是太了解了,人生如路,这是最寻常的平民百姓都知道的道理。我之前走过的路还算是顺风顺水,可谁知道在这条咱们望不见头的路上有没有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