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仗剑竞逐 > 正文 第十八章 永清城里看人世

正文 第十八章 永清城里看人世(第1页/共2页)

辰时初,趁着城门刚打开袁泠四人缓步进城。

永清城里拥挤的窝棚帐篷像是雨后的蘑菇遍地都是,席地摆放的摊位沿着本就不宽的道路向远处延伸似的本就不宽的道路更窄。道路延伸的方向隐约能见到砖石木材修建的寒酸屋子,至于上得了台面称得上宅院的院落在更远处,那里应该就是永清城的衙署所在,也是各种意义上的永清城中心。

郑兄,你觉得那个叫凌牧云的可信与否?袁泠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步入狭窄街道,问她身侧的郑赫。

街道上的叫卖声很杂,似乎是有很多个部族的语言,不过似乎每种语言都和汉语有一定的相似处,配合着手势几人还是能听个大概。而生意最好人头攒簇的几个摊位里传出来的干脆就是汉语,虽然有点口音语调但是一般的景国人应该都能听懂。而往来不绝的汉人商队和听闻漠南州贡王爷设擂比武准备北上的人员聚集流动,使得郑赫郑和茗儿三个混迹其中就像是落日前的灿烂余晖下落入瀚海沙漠的几粒尘埃那样不惹眼。

但是袁泠不一样,白跑锦衣一身的珍奇器件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这样的公子在漠南州只可能是归化城里那些达官贵人勋贵豪阀出身或是高门大派名士高人的弟子,就连外边那些所谓大部族也决计培养不出。如同中原道士修道必入山林,非山林中有道,而是欲远彼腥膻,即此清净。

袁泠就像是一颗混入沙尘里的明珠,如此耀眼,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看向她,有在反应过来后第一时间低头,在袁泠前进的路上也会自行避开。他们不敢得罪这样的贵人,渝国每年因各种原因被判冲撞贵人以下犯上的平民不在少数。不过他们还是会忍不住好奇,这样的人物怎么会到永清城这样的边镇来,还和那样的粗鄙人物一起。

我们才认识凌兄多久,说不上信任与否,不过凌兄到底是救了我们,而且仅凭我们几个确实救不了人。郑赫看看四周低下去的头略微好奇,袁兄少待,在下先失陪一下。

袁泠看着郑赫加入到郑和茗儿两人组一起挨个摊子查看询问,还从包袱里摸出个炭笔小册子不断写写画画做着笔记。对此,袁泠也只能感叹明俨兄不愧是而是岁出头就中了举人的天才,果然是常怀经世济民之心,未来定能封侯拜相造福一方

公子您看,这种全云靴好漂亮,不比咱们家的绣鞋差嘞。茗儿指着一个摊子上香牛皮制作带着精美花纹的靴子叫到,然后小脸一瘪,就是好贵,这一双要二十两银子呢。

不贵的不贵的摊子老板是个穿着破旧皮袄饱经风霜的中年人,我们向来是一分钱一分货,二十两银子已经是最低价了。

袁泠顺着小丫头的手指看看,觉着那双靴子确实不错就一挥手,想要就去买,本公子还能差了那点银子不成。

茗儿在老板希冀的眼光中还是摇摇头,脸上写满了心疼银子四个大字,太大了,穿不了,也没有配的衣裳。说完茗儿不顾老板的挽留又凑到下一家摊位前的人群里去了。

那双靴子其实卖得不贵,老板给的价格很公道,二十两银子一双全云靴在永清城应该确实最低价了。郑赫一边和弟弟郑和小声交流一边在小册子上书写,回到袁泠身边一边写一边说,这种靴子虽然是鞑靼人的款式,可实际上确实并州出产,做工用料都是上乘。我刚才询问到一双这样的靴子从并州贩至归化城能售出十二两银子,卖到永清城来二十两银子倒也确实说不上贵。郑赫说着想起了什么一顿,又接着说,不过我方听一位行商说明年再从并州商人那拿货就能便宜很多,届时市面上的全云靴就要降价了。

降价?不会是并州牛太多,皮子都拿来做靴子了吧?袁泠调笑道。

自然不是,说是运输问题解决了。郑赫摇头笑笑,并州那条驰道说是今年已经修好,明年即可使用。

袁泠闻言一愣,修好了?

并州大规模整饬交通修筑道路始于元圣四年秋,易震升任卫北大将军后下的第一道军令,派遣堪舆师堪舆并州全境。元圣五年春,卫北大将军府即依此堪舆图在全州大兴土木。

在一众大工程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内外长城边防修缮和并州官道驿道整顿扩张这两个大项目。其中前者每年由朝廷户部拨款一百二十万两白银,而后者一应花销均由并州自己负担,据说元圣五年以来并州财赋的十之八九都填进去了,而在众多道路中花费最大的就是自太原起经雁门至云中的新式驰道。

一提起驰道天下人想到的都是那条暴秦征集民夫以数十万计修建的供始皇帝车驾行驶天下的驰道。朝野上下物议斐然,易震易向方是疯了吗?说易震为修此道所行之事虽横征暴敛不足以形容万一,而这条道能有大多用处谁都不知道。

袁泠在江南总听那些士子说得好听一些是易大将军此举劳甚是民伤财恐蹈秦之覆辙或是激烈一些的如易震借修官道之需而行敛聚之实,多聚佐藏哗众取宠而不自知,骂得更狠的便像是朝中御史言官科道清流不止一次沥血上奏向方匹夫竭一州之民力行此无端之举,更兼穷兵黩武罔顾民生,何异于心怀不臣割据地方等诸多诛心言论。

可是这条路终究是要修好了,善言恶语孰是孰非总归是要在世人面前展现出来才能盖棺定论,一切都近在眼前。

郑兄游历天下见多识广,可知这并州所修的新式驰道究竟是怎样的?袁泠震惊后询问,我在江南听老百姓传得神乎其神,说是易大将军在并州寻到了一条上古神道,车马飞驰其上能日行千里载货千石。是以并州修路非但聚集能工巧匠无数,还召集高僧真人术士辅助。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些说法我是不信的。郑赫温和笑笑收好笔册,我更倾向于是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