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即鹿 > 正文 第五十九章 小树似长高 文举变通法

正文 第五十九章 小树似长高 文举变通法(第2页/共2页)

,完全可以强制推行。

凭借莘迩以往的声望,挟去年秋襄武大胜的兵威,就算是强制推行,谁还敢生乱不成?

羊髦认为,最好不要强制推行。

文举一开,大量的寒士涌入“体制”里头,的确是可以加强莘迩的政治势力,但是通过文举而进入政权中的这些新人,限於从政的经验、资历等方面,他们在最先的时候,绝大多数肯定是只能充任下级、辅佐,没个一定的时间,没有充足的锻炼,他们是成不了气候,影响力亦是有限的,此是最好不要强制推行的原因之一。

到现在为止,谷阴朝中也好、州郡官寺也好,把持要职、占据多数的仍然是士族中人,如果强制推行文举,那么因此入仕的寒士与这些贵族士人,双方势必就会产生矛盾,如此一来,朝中、地方可能就会陷入内斗、内耗,此是最好不要强制推行的原因之二。

相比黄荣的“快刀斩乱麻”,羊髦此议是老成之见。

莘迩思之良久,召来张龟、高充等人,再又问询他俩的意见。

张龟是寒士,高充是普通士族出身。

两人的意见却是一致,都赞同羊髦的观点。

莘迩最终做出决定,亦庄亦谐地心道:“虽是我已用数年时间,以武举、小规模的文举等政做了铺垫,但面向全陇正式大规模地开文举的客观条件,看来却还不成熟。这些‘反动’、‘腐朽’、‘阻挡我进步潮流’的势力依然不容小觑。罢了,那我就先把我的备用之法拿出!”

想定,他从容地与张龟、高充说道,“既是卿等俱以为不宜强制推行,那我就从善如流,此制便暂不行之,但是暂不在全陇施行此制,我以为,却不妨可在河州施行此制。”

张龟不解莘迩之意,说道:“明公此话何意?‘在河州施行此制’,明公是打算要在河州单独开文举么?”

“可以这么说。”

张龟说道:“龟愚钝,敢请明公开解,何谓‘可以这么说’?”

“我又不是河州刺史,我哪里能在河州单独推行此政?况乎我即使是河州刺史,无有谷阴朝中允许,我也无权在河州单独推行此制。但我虽不是河州刺史,……”莘迩说到这里,顿下话头,抚摸短髭,看着张龟、高充,微微一笑。

张龟的独眼一亮,说道:“明公虽不是河州刺史,但明公的督府、军府却都有自辟属吏之权!”

“正是。”

张龟说道:“明公的意思,龟明白了。明公这是要以辟除属吏为由,由督府、军府出面组织文举考试,从而另辟蹊径,绕过谷阴朝中,施行此制。”

“然也。”

张龟想起一事,喜色略消,眉头蹙起,说道:“可是明公,如果这样开文举的话,得来的才能之士,却就无法在定西入仕,只能任於明公府中了啊。”

这样,就达不成扩大、增强莘迩在定西的政治势力的这一目的。

“谷阴朝中阻力太大,暂时不能推行此制,无有别策,我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行此变通之法了。虽是无法入仕定西朝中、州郡,但最起码,我这也算是给贫寒之士打开了一条入仕的通道吧。”

高充捻须笑道:“并且最重要的是,借由此法,河州寒士中的杰出之辈,将尽能为明公用矣!”寻思了下,摇了摇头,又说道,“不对,明公督府、军府的属吏辟除,属吏之籍贯,无有地域限制,却又不仅仅是河州寒士可以应试,全陇之士皆可应试!”

“所以我说‘可以说是我要在河州单独开文举’。”

张龟细细想了一回,觉得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变通之法。

至於如果改由督府、军府出面,以出任督府、军府掾吏为“中举者的奖赏”来开这个文举,河州等地的寒士会否积极应试?或言之,督府、军府掾吏的职位,对他们的吸引力够不够大?这个问题不用多虑。如前文所述,只要府主的权势够大、前途够远大,则其督府、军府中的掾吏职位,往往就会比一般的朝廷职位还更吸引士人,势族子弟对此尚趋之如骛,何况寒士?

张龟赞不绝口,说道:“明公此法高明!”问道,“那么敢问明公,意下何时开始行之?”

莘迩说道:“我意就仍是定在今秋,卿二人以为可否?”

原本计划今年秋天,由谷阴朝廷组织,在全陇开行文举,现在谷阴朝廷层面的这个文举是开行不了了,那就把今秋的这个文举,变成莘迩督府、军府辟除属吏的考试便是。

张龟说道:“之前风声已经放出,说今秋将行文举,诸州士人多已有闻,如把督府、军府的文考仍然放在今秋,会省下许多前期的宣传事宜,龟以为可以。”

高充也无异议。

莘迩说道:“那就这么定下!”

高充问道:“原本的计划是,如以定西的名义开行文举,则就以张浑、傅乔分为首任的主、副考官,现下改为由督府、军府出面组织,明公,这主、副考官之任,以谁为好?”

“主考官由我来做!”

“明公亲自任之,足显重视。明公,副考官呢?”

“咱们的文考是面向全陇士人的,不分贵贱,皆可参试,此副考官之人选,必得出身望族、名誉清高,非宋翩不可!”

选用宋翩,在高充、张龟的意料之外,然又在情理之中。

宋氏昔为陇地阀族之首,今虽倒台,但也只是刚刚失势,论其在陇地士人间的影响,依旧还是很大。文考不是只考寒士的,阀族长期地掌控政权,乃自有因,一个缘由即是文化知识长期地被他们垄断,平心来讲,阀族、势族子弟文化修养的平均水平,现下的确是比寒士的平均水平为高,对这部分人中的杰出之士,莘迩也不会放弃,所以,副考官让宋翩来当,就是个理所当然的选择了,这也算是给势族子弟的一个政治信号。

高充亦不禁赞佩起来,说道:“明公深谋远虑,用宋公为副考官,正合任也!”

莘迩令道:“现已四月底,文考就定在九月!还有四个多月。长龄、君长,你俩这两天就开始着手,分遣吏员,赴各州郡,将此事宣告於各州各郡各县知晓。”

高充、张龟应道:“是。”

……

秦州出现蝗灾,与秦州相邻的蒲秦天水等郡,当然也逃不掉。

报告蝗灾的奏章,很快就络绎呈到了蒲茂的案上。

四月底的这天,蒲茂正在听崔瀚就时政大事的进言,又一道奏报蝗灾情况的上书送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