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即鹿 > 正文 第五章 陈氾明暗谋 莘迩斥门户

正文 第五章 陈氾明暗谋 莘迩斥门户(第2页/共2页)

明公与中尉的不和。”

令狐妍问道:“怎么说?”

羊髦说道:“麴家本就是我朝的外家,麴侯之姊,先王之母也。麴侯以外家之贵,阀族之资,镇戍东南,实我朝之砥柱也。明公此前所以能与麴氏共处者,因宋、氾、张诸姓之故也。

“而中尉现获灭国之功,麴家的声势,已经愈胜以往,可谓炽手可热了,如果再嫁女入宫,又成大王之外家?内结姻亲之固,外掌东南重地,中领宿卫之军,数遍朝中诸公,无有能贵重如此的!

“庄子云‘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权者,柄也。位既尊崇,‘柄’,岂可再让与人?髦料麴氏与明公的共处,十之八九就会因此而出现裂痕了。

“就算中尉、麴侯没有这个意思,也会有人撺掇他们这么做的。”

令狐妍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说道:“我进宫去!”

莘迩问道:“进宫作甚?”

“别人不知,我能不知么?阿瓜,你为了大王,宵衣旰食,殚精竭虑!前俩月打虏兴,你索性住在了将军府,家都不回了!他人为官,如那宋、氾、张、麴,谁个不是富可敌国,僮仆千数?我嫁给你两年了,没见你往家里拿回过一件东西!送礼的挺多,你统统不要。如此一心为公,先是那宋方,现又是陈荪,却算计你个不止!岂有此理!我要进宫,向王太后告状!”

令狐妍气得,胸脯起伏,洁白的上齿咬着下唇,使得薄嫩的皮肤上留下细长的红印。

莘迩心中感动,想道:“神爱虽是有时不讲道理,遇到有人欺我,却比我还气。”笑道,“翁主,你莫气愤。陈公弘雅,不一定会有此种恶意,士道所言,不能尽数当真。”

羊髦也赶紧说道:“是啊。髦只是揣测之言,陈公不一定会是真的这么想。即使陈公果为此意,他的此议,髦瞧也是定难得行。”

令狐妍问道:“如何定难得行?”

“明公是王太后最信任的人,只要明公反对,陈公此议,自就不了了之了。”

好说歹说,哄住了令狐妍。

等她气哼哼地与大头离了将军府,回家去后,堂上只剩下了莘迩与羊髦。

羊髦说道:“明公,陈公平时尽管少有峥嵘,与氾、张、宋、麴诸家,皆是若即若离,好像翩然独外,其人却有沟壑。髦料定陈公此议,只能是为挑拨明公与麴氏的关系!”

莘迩默然不语。

羊髦说道:“陈公此议,断不能任之而成!但也不能由明公出面谏止!”

这正是莘迩在考虑的。

事情不能让陈荪办成,可遏止,也不能由莘迩出面。不但莘迩,莘迩这边的人,哪个都不能出面。否则,必会引起麴爽、麴家的不满,这与麴爽嫁女成功没什么两样,还是会导致莘迩与麴家的联盟破裂。

莘迩虚心问道:“士道有何良策?”

羊髦沉思良久,一时也无办法,说道:“明公可召黄景桓来见,听听他的意见。”

黄荣深沉的性子,羊髦不喜欢,但黄荣的能力,羊髦还是佩服的。

黄荣很快就应召来至。

羊髦把事情告诉了他。

黄荣低下头,摸着胡子,闭眼想了会儿,睁开眼,说道:“荣有一人可用!”

莘迩问道:“何人?”

黄荣说道:“张道将。”

“张道将?”

“然也!”

莘迩疑惑地说道:“我昔与与张家有仇,张道将入都以来,凡见我,尽管执礼甚恭,像是无有记恨,可到底泛泛之交,张道将恐怕不会肯为了我,平白地得罪中尉、麴氏吧?”

“为了明公,他当然不肯。可如果是为了张家,他就肯了。”

“为了张家?”

“请问明公,中尉若是嫁女入宫,得益者是谁?”

“麴氏、陈公。”

黄荣冷笑说道:“还有氾家!”

“氾家?”

“敢请明公细思:氾丹举令狐曲督陇西、武都、阴平三郡军事,所为者何?”

莘迩答道:“为了获取兵权。”

黄荣说道:“陈荪议爽女入宫,所为者何?”

“为了挑拨我与中尉、麴氏的不和。”

黄荣斩钉截铁地说道:“今国家掌重兵者,唯明公与麴氏!挑明公与麴氏不和,自相争斗,陈公此议,是暗。令狐曲宗室,使督秦州三郡,从而获得兵权,氾丹之举,是明。明公,如荣猜度得不错,这氾宽、陈荪,肯定是已经苟合一处!明、暗两策,必是他俩合谋弄出来的!”

明面上通过令狐曲,掌握到一定的兵权。

暗中通过提议把麴爽的女儿嫁给令狐乐,引发而下并掌兵权的莘迩与麴氏之两虎相残。

明暗两策,有正有奇,倒是颇和兵家之道,而其最终之目的,还是落在一个“兵”上。如果此两策都能得行,莘迩与麴氏两败俱伤,氾宽、陈荪、令狐曲拿到了占有优势的兵权,辅以宗室、高门的声望,自可很容易地就能趁莘迩与麴氏之弊,将他两方一起打掉,把莘迩与麴氏打掉以后,令狐乐一个孩子,左氏一个妇人,不就任他们揉捏了么?阀族从而也就能够得以重振旗鼓,东山再起了。

认认真真地考虑过后,莘迩与羊髦不得不承认,黄荣的猜测很有道理。

莘迩心潮澎湃,难以抑制的感慨浮上心头。

他说道:“士道,刚才翁主说的话,你都听到了。从先王薨后,我辅政以今,处处以公。当先王薨日,宋方窃有异志,麴爽恃兵跋扈,氾、张、陈荪,各有所求,要非是我,朝局能稳得住么?只怕早就生乱!我知我的族望不显,我亦才德短陋,是以对氾、张、宋、麴,以及陈荪诸公,深怀谦让,每次聚议国事,我都屈己尊之,推让上席,愿居末席。

“宋方之诛,非我本意,不得已耳。考功曹之设,我举氾丹为掾,张道将为史;录三府事之设,我举宋、氾两公;氾、陈诸公每有举士,我无不赞成。我的谦虚和推让已经做得足够了吧?氾宽、陈荪,表面上对我客气,暗地里却搞这些勾当!

“为助麴侯、氾丹攻冉兴,我涉千里流沙,孤军击朔方;为保境安民,我亲临矢石,血战柔然;为开拓财源,我远征西域,悦般骑十万围我营数重,几陷阵中!

“方今蒲秦日盛,我虽得武都、阴平、陇西,较以我定西国力,不如蒲秦远甚!我如履薄冰。当此之际,宜该同志齐心,勠力於外,以保我定西的百万唐、胡百姓,不受战火之害!

“氾宽、陈荪,难道就没有想过?如果真的挑起了我与麴爽、麴氏的争斗,受损的不还是我定西国么?便是我与麴家两败,他们渔翁得利,他们就不担心蒲秦会趁机犯我么?彼辈皆书生,蒲秦来犯,何以挡之?我定西百万的唐、胡百姓将会是什么下场?

“只为门户之利,不为国家公义,至於此乎?至於此乎?”

莘迩痛心疾首,他的真情流露,使羊髦和黄荣极为触动。

黄荣冷笑说道:“百姓的下场,他们怎会在乎?要非是只顾门户之利,唐室又怎会南迁?明公之心,荣等深知,然‘夏虫不可语冰’。”

莘迩连着深呼吸了好几口,把情绪平复了下去,问黄荣,说道:“景桓,你说张道将为了张家,就肯了。我请闻其详。”

……

谢谢大家的月票、推荐和打赏!

求月票、求推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