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搏秦 > 正文 第一卷 流亡者涅槃重生 024章 赵国尊儒?

正文 第一卷 流亡者涅槃重生 024章 赵国尊儒?(第1页/共2页)

兴复周礼,并非不可以之事,但就目前众人所处的代地蛮夷故地谈来,怎么琢磨这事儿都很奇怪。何况这世界上已经有一个子姓的故宋公室亡鲁的后裔老头在做这件事,身为先商后裔能认真践行周公旦的志愿本身就能了不得。而且经过三百年发展,其思想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学说体系,尤其兴盛于中原地区,齐鲁更是如此,要知道,能令齐鲁民众同效一人之说,难度不亚于解开吴越间的世仇。

“依王上之意,是欲延请儒门贤哲前来代地广施教化?”虞博言机警地问道,显然,这位以纵横见长的名家后人,对重建周礼秩序一说并不感冒,即使是适应新时代形式变化的礼制也不受他欢迎:从赵国国情出发,与秦连年相抗的兵伐之势难以停止;而南下邺城,到河南之地的广阔中原拓展疆域,又会直接损害魏国的利益。真正能够寄托希望的战略,还不如祈盼秦国内乱,方便鼓吹三晋联合起来开展一场‘收复失地’的圣战,只要齐国能一如既往地不问世事,楚国即使不加入也会乐见秦衰。

“决然不可啊王上!吾赵国男儿历来铁血丹心,方有昔日疆域近千里之遥,儒生天性软懦,倘若听用其荒谬言论,终日大谈百姓亲爱友好之人伦,必使民恋其家而恶战,致国无可用之兵,军无好斗之士。夫乱世本当大争以求存,奈何信众书生见地!依庶民安乐为上计!”公子虔直接暴跳起来反对,堂下见状,都开始新一轮骚动,生出质疑童幼君主的念头。

赵从简一时间竟然讲不下去——自己到底在讲些什么呢?他自己也不太清楚,毕竟他原本只打算装装个逼来段唬人的说辞,然后引申出某些观念,促使众人达成共识的,谁知却被两位首座席大臣揪住不放,直接会意成思想‘通儒’,败坏大赵美好的传统尚武精神。

那么赵国都于邯郸的后期,在国家思潮领域究竟是怎么样的状态呢?说是文化沙漠,未免偏颇;但美化为崇向‘短-平-快’操作利好富国强兵的思想洼地,并不为过。真实情况就是从上至下、由君主到民间都倾向获取那些快速获利成功的法门,鲜有人对黄河南岸的中原地区兴盛的文化交流-学说冲突感兴趣。那可是赵国啊!膜拜军功、出产勇战份子、能让廉颇在魏都大梁城任将军时心心念念故国武士的一流军事强国啊!

赵从简强装镇定,重新组织好语言,一字一顿地模糊争辩道:“今国至危亡境地,是时当大思故国治政之过及不足。秦势方强,广罪于天下,人皆有怨于其王。吾等每行一举,是必与秦反成乃可。是秦有所好,吾必有所厌;秦有所为,吾国必有所不为。能和天下意者,必能得天下之力。今计布武天下,明即能举天下之兵而王天下,秦或称雄一时,奈何惧其一国!”

听闻此话,公子虔与虞博言相互对视,恢复起互相谋划逃亡时的默契与友谊——新王或许有些童稚之气,但对梦想成为权臣的卿士来说,未必不可以利用虚言来架空,这样国政在王案下被公卿用以争夺权力,讨论出暗地里平衡的秩序,未必不好。何况当初谋划拥戴废太子赵嘉,本来也蕴含着希望这位王族后裔放手不再干涉政务的预设,若其能始终说出像方才这般空洞的‘高论’,明面上大大地团结起赵国的士人百姓,重振国家复兴在民众中的信心,朝臣们必然大大的喜闻乐见。

公子虔改转口风,再次平静地问道:“不知王上打算任用儒门何人?”

赵从简见势缓和下来,心想此事并非不能商量,只是明白说来,怕是柱国们会嘲笑自己并无主见,就着前话回复道:“见秦国列王,前时孝文、庄襄二王,殊无昭襄王遗风,攻伐之心不似今秦王政凶猛,是嬴政欲效其曾祖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