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刘方杰就叫上谢继宁往稻香书屋去了,由于书屋的书刘方杰都有,所以在只是一开始来过, 也就是宴会的那天,后面刘方杰就没有来过了,昨天谢继宁说起来了, 刘方杰才好奇心起,想来看看。
他以为谢继宁的开放是有条件的, 只有板桥的人能进,整个板桥才几个读书人,都老了,小的还没有成长起来了, 就掉以轻心了, 没想到, 谢继宁竟然是真的全部开放, 谁都可以, 对于读书人来说, 这样的恩情, 是真的很大了。
“师父,之前县衙敲锣打鼓的来发送我中了秀才的消息, 不少人都知道了,我家没有打算办, 没有庆祝, 没想到这些读书人知道我家不办之后, 也都送了重礼。”
“现在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多,每天书屋都满满当当的,外面的院子, 长廊都有不少人,这周围没有这么多读书人,都是很远的地方来的,青山和我说,有的人来一次,要一天,这些都是在族里找地方住,然后来看书,半月才回家一次,都刻苦极了。”
谢继宁知道,在这样的朝代,有些东西是避讳的,况且,升米恩,斗米仇,这恩情多了,也不好,自家由于松花蛋还有自己中案首的原因,本来就引人注意,如果自家广泛的施恩读书人,等将来自己到了官场,就会被猜忌。
施恩少数人,没有关系,施恩的人如此之多,就有问题了,况且施恩的还是读书人,对于上位者来说,施恩百个普通百姓,比不上施恩一个读书人。
而且不要回报,恐怕这些读书人的心里也是不安的,这一世人讲究有恩必报,之前的刘家对谢家的祖辈有养育之恩,知道谢继宁才将这个恩情走完,所以恩重如山,不是随便说说的。
刘方杰站在侧面的小屋子,看向外面,只见小楼里面满满当当的人,外面的院子的地面上,也有很多案几,都是一个蒲团就坐在地上看书了,两条长廊设得有凳子,同样坐满了人。
在留了大家的笔墨的廊碑,更是人挤人的观摩,宴会当日的几个都是大家,进士出生,这样的人物,一般人平时见面都没有机会,更不要说墨宝了,多数书生的字帖都很一般,就像当时谢继宁启蒙的时候一样,还是后来刘方杰的指导才改过,这些书生都从这些碑文中来学习练字。
谢继宁读书以来,由于天资聪颖的原因,没有受多大的苦,后面就更不用说了,在稻香书院如鱼得水,交往的小伙伴家里也都优秀,谢继宁其实没有过多接触类似家境的读书人,所以不太知道观一书院的夫子们的宝贵,是见了这些读书人之后,才深深的知道自己有多幸运。
刘方杰也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之前你家里农家肥的你都能想到让人有开荒换,这个你应该不会这样放着,有什么想法,你可以和我说,我看一下行不行。”
“这个书屋家里肯定是不会关上的,但是也不能这样下去了。”谢继宁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书屋和自己最开始想象的农家书屋完全不一样了。
“一方面,这里面有一些书是农书,还有一些水利方面,我特地做了句读,注释,还有一些我直接写成了大家都能看懂的白话,这是为了种地的农人准备的,很多方法我希望大家能看了之后试一试,也许就能够增加收成。”
“如今都没有多少农人来看了,这么多读书人在,乡亲们都不好意思来,这违背了我的初衷。”
“还有就是,这里也有很多闲书,像戏剧话本,市井小说等等,都是经过我的挑选的,老少咸宜,我家里有同版的书,我爷爷凭借这些书,已经认识很多的字了。”
就是稻香书院在大家不忙的时候办的扫盲班都是用谢继宁写的故事书来提升学习兴趣的。
谢继宁一开始是想着大家对那些典籍,可能读不懂,大家都不认识字,面对深奥的,还是繁体字的文,恐怕起不到效果,不如用小说,让大人有学习兴趣。
所以在几位夫子教了三字经,还有千字文之后,就直接用话本来讲解,效果好极了,谢家湾的好多人都会讲故事了,还有书商用谢继宁的故事书去印了卖,谢继宁没有要钱,要了好多书充实了自己的书房还有公园的书屋。
之前很多乡里人都会去书屋看书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字,反倒是印象深刻。
“还有一点,”谢继宁说到这一点的时候有些犹豫:“还有就是,这些人在这里,书院的姐姐妹妹更加不敢来看书了。”虽然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