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穿越古代科举扶贫 > 正文 第75章 第75章(二合一)

正文 第75章 第75章(二合一)(第1页/共2页)

谢家的皮草衣服还没开始做, 谢家湾码头轰轰烈烈的开始动工了。

服徭役的人是其他地方的,而且打乱分组各个地方的人都有,监督的差役刚好谢继宁认识, 所以特地邀请人来家里吃饭。

“谢案首, 这天冷, 多谢你家的羊肉汤了。”王差役放下碗筷,然后对谢继宁道谢道。

“王大哥不用多礼,你这么远的来这里, 这码头修了之后我们谢家也是要用的,是我们多谢你才是。”

谢老三则是热情的留客道:“我家大,还有火炉,你们就在我家睡, 反正隔得近。”

“这不合规定, 这服徭役的太多了,我们要守着,衙差就我们两个人,另外选了几个甲长一起,这四五十人,没有人看着, 要出乱子的。”

谢继宁笑着说道:“王大哥,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你说一声, 我家的被子有不少, 之后我让人送几床给你们。碳也有。”

“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多谢你了,我还要看他们搭棚子,放东西, 划线的、还有石匠要明天或者后天才来,我我们要在他们来之前安排好。”

王大有和张友庆两人能来谢家湾监督,也是有家世可以,有点能力的人,没有能力的人直接去更偏远的地方了,王大有是王县丞的同族,谢继宁的小伙伴王青云的远房堂哥,所以谢继宁和他认识。

送两人出门之后,谢继宁叫来青木:“你去将衙差来我们家的事情传出去,尤其是传给刘家的人,其他家应该也是注意着的,就不用特地传了。”

谢老三将手揣进羽绒服袖子,问道:“宁哥儿,你这是做什么。”

“我之前不是说打算修咱们家门口这里,刘家人回去想了好几天了,想在这个码头参合一脚,这下时机道了。”谢继宁故做高深的说道,配合着寒风,倒是有几分意思在。

谢继宁所料不差,下午,刘绪敬还有周里正,刘甲首就来了,一到谢继宁家,却发现谢家的族长为首的几个人都在。

刘绪敬热情的摇着谢象贤的手,笑着说道:“老哥哥,你最近身体康健啊,咱们亲戚,要常来往啊!”

谢象贤暗暗骂道,脸皮子真厚,面上却不动声色的说道:“咱们两家也没有这么亲,你来老三家做什么。”虽然谢继宁猜对了,但是机会难得,谢象贤趁机为难一下刘绪敬。

“老哥哥,我这不是看咱们两家门口的这码头要修了,这来商量一下,我们两家可以做些什么,这不单单是衙门的事情,还是我们板桥的大事情,我们做为本地的地方上的人,不能全靠衙门啊!。”

谢继宁想,这刘家的族长可能确实读书不行,不然这是做大事的人啊!

周里正也笑着说道:“是啊,谢案首你有什么打算,我们大家都不会袖手旁观的,都是为了大家乡里乡亲的。”

谢如方道:“宁哥儿一个小娃子,那里有什么主意,这修码头和我们无关啊,这些都是衙门的安排,多余的事情我们不做。”

刘绪敬笑得更灿烂,语气夸张的说道:“谢案首怎么是小娃子呢,谢案首是案首,是十里八乡最年轻的童生,还是案首,这之后眼看就是秀才了。”

谢继宁道:“叔爷爷,你们稍稍等一下,你们来的时候,我已经让人去请我外公、周家族老,杨家、孙家等人了他们了,这码头地里位置好,咱们可以规划的事情多着呢?”

刘绪敬听了谢继宁这话,才稳住了,今天,差役们下来,他们也是打算招待,结果打听到谢家已经亲亲热热的将人请去了,而且差役好像和谢继宁认识,刘家这才想着,不能再等了,特地去邀请了周里正来打算一起使劲儿。

很快,谢家的马车就将人接来了,之前,谢如方就已经和谢继宁外公他们透露过消息了,所以今天大家都是心里有数的人。

一番寒暄,大家分别就坐,谢象贤将茶杯放在桌子上,然后开口说道:“之前几天我也和大家透过口气了,大家心里也有底的,今天呢,我们大家就将这件事情拿出来详细的说说。”

李守业接话说道:“我这外侄子如方简单的和我们提了一下,到底如何做也没有说得很清楚,我也是迷糊的。”

谢如方笑着说:“舅舅勿怪,这些都还没有商量定下来,这大家没有商量的事情我也说不出来。”

谢象贤说道:“大家都是亲戚,转来转去都是一家人,我们家的情况大家也知道,我们一族,就出了一个继字辈的人才,宁哥儿虽然年纪还小,但是他的能力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今天这事情就交给宁哥儿来给大家解释了。”

刘绪敬吹捧道:“谢案首的才能咱们这里几百年也出不了一个,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谢案首你直接说就是。”

谢继宁站起身来,将一幅比之前族里看的还简单的图拿出来,图虽然简单,但是大家还是能看出来是围绕着谢家湾码头为中心做的板桥地形图,远处麻线河和济州河的接壤处也有标明。

并且标注了麻线河沿岸的大致码头,大家一看,就心里有底,谢继宁一边看,还一边指着几个码头,标明情况,说了这几个码头附近的特产,这些数据都是书院的师兄田野调查的结果,是秦士文送给谢继宁的。

刘绪敬李守业等人听得心服口服,谢继宁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是这些特产,这些地方的情况,他们活了一辈子,也只是道听途说知道一点,这么直白,这么明显的分析说明是大家都不知道的,谢继宁果然了得。

介绍了码头的基本情况之后,谢继宁这才将自己的规划说出来,

“我年纪尚小,有什么不周到的,希望大家谅解一二。”谢继宁来这个世界的时间长了,这样自己上辈子不会说的客套话,如今小小年纪说得顺畅极了。

“大家可以看得到,这码头就着落在我家门口的这一片地,我家打算在这一片的建立商铺这是肯定了的,而且我家的松花蛋是贡品,腊肉,鱼肉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我确定,这些商铺不会浪费。”

言下之意就是,这些商铺没有浪费,是你们大家求我谢家带你们发财,而不是我谢家求你们填商铺。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都是亲戚,就连叔爷爷你们刘家,和我们谢家都是联络有亲,这不能我们谢家有好处,还是要大家一起的。”

刘绪敬一边笑着符合,一边心里暗骂,你个小狐狸,小小年纪说话冠冕堂皇的。

“所以,我出的主意是,这旁边可以建仓库,存放货物,我家建立的商铺也愿意分出来给几个族里。”

“实话实说,我家之所以这样,当然是有原因的。”这话一说,大家都神情放松了,有原因就好,不然按照谢继宁刚刚的口气,大家都是没有作用的了,这没有作用,谁带你发财,这谢家又不是傻子。

谢继宁慢慢的将原因说出来:“大家知道,这个方向是济州府,这是济州河,咱们麻线河是这一段,麻线河就算竣梳河道,这河水也不会很大,沿麻线河才几百里的路程,码头有不少,导致的后果就是来这里的船不多,本来不多的船,还有可能停在其他的码头。”

谢继宁说得简单直白,所以大家都能明白,连连点头,就连已经听了好几遍的谢家人,都有新的感悟。

“我们要做的就是吸引人停在我们这里,还有就是将名声打出去,让不打算来的船也来,大家想一下,要是这船络绎不绝的来我们这里,将会有多大的好处。”

谢继宁抬头一一的看着大家,周家人、刘家、谢家人,都回避谢继宁的眼神,他们只知道有好处,这好处还是看桥头,因为官道从桥头过,所以桥头比板桥富裕,所以大家都知道路通了,有好处,具体好处是什么,他们也总结不出来。

“第一点,说一个最简单的,这有人在这里停下,我们单单的煮茶叶蛋,烤饼,蒸馒头,煮面,小茶馆等等,这些吃食就可以养活几个家了,这些还是最简单的。”

谢象顺想,家里人煮面好吃,就让儿子儿媳妇煮面卖去,同时,这个想法也在其他人的脑海里面出现。

“第二点,能挣更多钱的,就是将家里的东西卖,比如外公你们家那边的竹子多,这就有两个产品,一是竹笋,好好的养护,增加产量,二是竹编的东西,竹筐斗笠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些产量少的但是价格高的竹荪,这个很多大户人家都会买去炖汤。”

“这些东西,平时卖不出去,是因为这些东西家家户户都有,所以不值钱,但是换地方就值钱了。”

周里正插话问道:“我们周家有什么东西,”

谢继宁轻轻的说道:“周大伯,这个我们等一下慢慢的说。”

“这第三点,就是这里成为了一个中心,周边的其他地方的东西,都拿来我们这里买卖,咱们这里就是一个比桥头还大的集,这样,各行各业都可以赚钱,开客栈的、吃的、玩耍的,那样船就会来更多,本来每天几条船,咱们这里东西多,就几十条船过,这样东西就会卖得更快,赚钱更多。”

谢继宁说得慢,一边说,还一边解释,这样大家都能慢慢的理解,听了谢继宁说的话,大家设想一下,所有的船都到谢家湾这里停靠,这会多赚钱,这些好处想都想不完,让人都不敢想下去,一想,大家心都不跳了。

谢家湾这码头的配套工程大有可为,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这以后,日子好过多了,眼看致富方法就在眼前,就在谢继宁的嘴里,大家心潮澎湃,只想谢继宁马上就说出来,大家做出一番事业来,轰轰烈烈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