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唐末大军阀 > 正文 1200 岭南降臣,可重用的文武才干

正文 1200 岭南降臣,可重用的文武才干(第2页/共2页)

旋即屠尽自己的亲生手足与子侄辈,竟还将一众侄女都抓入后宫淫乱,又修造“活地狱”诸般酷刑,属下稍有小过,便要被处于极刑虐杀,这比起他那变态老子还有过之而不及;到了刘?孙子辈刘鋹继位,又专用宦官,宠信巫女,再将宗室族亲清洗一遍而翦除殆尽

自刘?伊始,这祖孙三代,可以说把暴君、昏君常做的那些缺德带冒烟的歹事都做遍了。

所以这一方割据政权较之原本的轨迹,已提前几十年灭亡,对于岭南百姓而言,也只会是好事。

刘?又别无需要押解至汴京按亡国宗室身份安置的子嗣,李天衢遂下诏分拨些财帛,给予越国后宫嫔妃,教她们各自归乡便是。至于刘?的正室马氏,既然本是楚王马殷的女儿,便将她一人带至汴京,与那些同住大杂院的亲生兄弟姐妹团聚便可

越国覆亡,又有大批文官武将降从于魏朝李天衢心想岭南名将苏章归顺,大概也在情理当中,倒也可以委以其重用,而且很快便能派上用场;本来刘隐、刘?兄弟身边的智囊谋臣杨洞潜,虽然已经病逝,但是还有赵光裔等文臣,倒也可以委以要职。

何况这赵光裔本来就倾向于为中原王朝效命,只是被刘?软磨硬泡、软硬兼施的留在了岭南。走正史线他后来又被拜为宰相,也能打理得政事清明,辑睦四邻、边境无恐而为相二十余年,时称贤相。

按说刘?、刘玢、刘晟、刘鋹这四代国主非是暴君、便是昏君,可南汉正史中的国祚却得以延续五十五年。起初也亏得有谋臣杨洞潜倡导文治,开科取士,制定典章制度而打好了底子,随后又有赵光裔这等能臣在其位、谋其职,以尽可能的维持局面否则几代国主一直败坏社稷,致使反抗暴政的农民起义频发,应该也撑不到宋朝大举南下,这一方割据政权便早该亡了。

所以岭南地区并入魏朝,该由朝廷调派官员进行直辖统治,不妨就任用熟知当地民情的赵光裔总掌岭南诸州政务。许以其封疆大吏的权限,却又不必如以往效命于刘?时那般担惊受怕的过活,按说应该也更能展现出他治国安邦方面的能力。

又斟酌一番,考量派往岭南诸州任免的官员人选李天衢沉吟片刻,忽的沉声说道:

“南征将士还要多担些劳苦,尚还不能就此班师歇养毕竟为了一劳永逸,灭了越国之后,也理当一鼓作气,将静海军仍旧意图裂土分疆,自立一国的土豪门阀连根拔起”

李天衢遂又召唤内侍总管张居翰前来觐见,并写下圣旨,吩咐道:

“将朕的诏书送至御史台进奏院(按唐制,进奏院是各处藩镇驻京师办事机构,司掌向名义上臣服的节度使传达朝廷诏令、文牒等职事),择选一名使臣立刻前往静海军。那杨廷艺不是煽动交趾军民背反越国,而自称节度使,并愿向我朝奉表称臣么?朕会许以其高官厚禄,可是他也必须携家眷亲自赶赴汴京觐见受封。

如若他不肯奉诏,便是阳奉阴违、心口不一的逆臣贼子。交趾诸地本于唐时设立安南都护府,而后又设立静海军。大魏传承前朝正朔,静海军交州各地,本来便应是我朝治下疆土,又岂能容得静海军自据一方,不受朝廷转任调遣,而只是名义上对我朝称臣?

那杨廷艺若肯奉诏便罢,可如若不肯,则南征大军稍作整顿之后,便立刻杀往静海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