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卿对于第一师团围而歼之的主意,最早招到了不下半数军官的反对的。
在涉及到具体的军事,张汉卿一贯的作风是尊重一线军官、尊重指挥官的权威,他才不会犯历史上某位蒋姓领导乱插手导致部下无所适从的情况,做上司就要有上司的觉悟。
包括戢翼翘都认为以日军彪悍的战斗力,不能逼其死拼。
围三阙一,是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列举的用兵打仗八条原则之一,强调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否则,如果四面合围,就可能促使敌军指挥官下定决心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即使胜利的代价也会很大。
相反,如果故意留一个缺口,就可能使敌军指挥官在逃跑和死战之间摇摆不定,同时也使得敌军士兵斗志涣散。这样,围攻方将有机会用较少的牺牲来完成打败敌人的目的。
但张汉卿认为这个说法在平常是合理的,但是在这个时候就不行了。
单纯的击败这一支军队没有很大的意义,难道筹划了良久、倾全国之力聚集的坦克部队就是为了保证胜利的吗?以人民军的实力,在任何一个方向发起突破都会有极大的战果,而不必非要坦克部队来助攻。
在西方列强的“调停”下,中日双方也都有心中止战争,在可预计的时间里,双方息战是大势,只是张汉卿心头的一股怨气没有消除。
王猛烈士和他的六百多名死难的战友的仇未报!
战争打到现在,前后歼灭日军也超过十好几万人了,人民军自己的损失也超过对方的半数。这里有人民军是攻方的原因,也有日军训练和顽强是绝大多数人民军所未料导致的战术失利。
战场上的输赢生死不需要记恨,完全在战后“一笑泯恩仇”,毕竟军事要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可是那种无耻的、残忍的、为几乎所有的文明国家都唾弃的杀伤员行为让张汉卿觉得打败日军只是胜利了一小步,把它打痛打怕打得叫起来才是真的为国人出了口气。
虽然在战略上中国从此由被动转为主动是一大进步。
都以为他先前在大连对第一师团开出的“死亡令”只是一种即席的愤怒,却不知道张汉卿一直在盯着第一师团,一直在准备践行他当初的承诺。“中国人说话是算话的”,这是他想对全世界宣告的,也准备从日本人身上开始体现。
诚然,用围三阙一的办法痛打日军第一师团是完全可行的,对人民军的损失也最小,但是张汉卿还是宁愿用己方更大的伤亡来换取包围圈中的第一师团全军覆没!这既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示威:我说的,我做到,我赢了。
这样的胜利对日本政|府、日本军队的震动会是最大的,将让他们梦里也怕,也将会在战后知道倾听中国政府的声音。
在他的坚持下,朝司从大局出发执行了他的计划,但还是准备用蚕食的办法以减少进攻时的损失,原本的计划是用三天。可是风云突变,这个时间要立即提前并立即缩短了!
原来国联一直酝酿着出台一部保障战俘的公约,作为对人权坚定的支持者的中国选择了赞成。在正史上,它要到1929年7月27日才会诞生,但因为日本人自己心里有鬼,也许是“韩国二鬼子”的悲惨遭遇让他们触动很深,反正他们不遗余力地鼓动它的出台。
作为国联的缔约国之一,日本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它竟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今天中午时分,让所有的成员国签署了这份协议,生效日期就是明天!这样一来,张汉卿的计划必须提前,否则,人民军必须在明天之后善待他的俘虏。
所以在重光葵要拜谒他的时候,张汉卿正与戢翼翘紧张地排兵布阵,哪有这个闲暇和他谈春秋?一个要求和,一个在主战,根本谈不到一起去嘛!
直到大局已定。
接下来就是张廷枢和梁忠甲他们的事了,这时候张汉卿与戢翼翘他们才腾出空来,正好“约”了重光葵吃饭。而“醉酒”的张汉卿在其走后又神采奕奕地与戢翼翘他们商讨战后布局:谈判、舆论影响、日军可能的反扑…
此时的松炭以北日军防线迎接了自朝鲜战争以来最凶猛的炮火。作为朝鲜人民军副总司令兼总后勤部长的牛元峰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了尽可能多的炮弹,让人民军炮兵能以密集阵形、多番轮轰日军的阵地以尽大限度地减少反扑和己方步兵的牺牲。
从决定战斗提前打响到炮击开始的四个小时里,他使十万发炮弹运到阵地。在这个交通落后的年代,堪称奇迹。『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