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太后柳眉一挑,问道:“于谦,你就别卖关子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于谦回道:“臣已经把京师中的情况如实上奏,按时间来推测,这道奏疏应该已经送到前线了!”
孙太后更加不理解,皱眉道:“可是,皇上并不在前线!”
于谦摇了摇头,说道:“皇上不在,英国公还在,朝廷的几万兵马还在!”
听到这里,孙太后突然明白了。
“你是说……让英国公回来主持大局?”
“不错!”于谦正色道,“这些时日,皇上带领诸将士浴血奋战,早已是君臣一心,若英国公得知京师有人意图改换新君,定会即刻班师回朝,主持大局,到时候,这些风声和流言便可不攻自破。”
孙太后暗暗点头,还是于谦想的周到,皇上虽然失踪,但是已经在军中树立起足够的威望,将士们若是听说有人意图改立新君,还不得拎着刀过来拼命!
如果大军回朝,册立太子一事就更稳妥了。
储君之位一旦定下来,拥立郕王的那些人就该消停了。
“既如此,哀家代皇上做主,由兵部牵头,礼部和钦天监配合,准备迎接我大明凯旋之师!”
“臣于谦谨遵懿旨!”
回到兵部衙门,屁股还没坐热乎,又有一名文吏找上门来:“于大人,曹学士有请!”
这位文吏口中的曹学士就是内阁首辅曹鼐,此人原本是跟随邝埜先撤回居庸关,后邝埜不放心前线,坚持留下,由曹鼐、王佐等人带着一众文官和伤员先行回京。
于谦叹了口气,不用说,肯定又是关于郕王监国的事。
本来这些事跟自己没有关系,可是,皇上的诏书中,偏偏钦点自己为兵部尚书,还加了个左都督衔,这下好了,兵部衙门的门槛都快被人踢断了,所有人无论有什么事都是先找到自己。
其实他很不理解,为何皇上会做出这个决定。
当初皇上要御驾亲征,自己是反对声音最大的那个,甚至当着满朝官员的面,斥责皇上不懂军事,兀自劳民伤财,有伤国本。
当时的情形他至今历历在目,皇上气得脸红脖子粗,非要砍了自己以泄心头之愤,是孙太后念在先帝的份上说了些好话,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可是,从张益带回来的诏书来看,皇上哪里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就算先帝在世,在土木堡困局之下,能做的决定也不过如此了吧?
如今皇子年幼,国赖长君,诏书说的清楚,如果皇帝遭遇不测,由郕王继位。
这就避免了叔侄相残的场面,可以让大家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要知道朱家人叔侄干仗是有历史传承的,皇上能够看到这一层,说明他是真正以国事为大,彻底放下了心中的私念。
至于让自己统领京营,这就更加不可思议。
如果前线兵败,也先必定挥师南下,直取京师,群臣之中不乏贪生怕死之辈,到时候肯定有人提议南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